看著不遠處岸上燈火昏黃的軍營,梁森有些緊張,不過軍營距離河岸有段距離,加上天黑、下雨,他們的行蹤不太可能被對方察覺。
所以風險來自于河道:淺灘、險灘、暗礁,以及不大不小的瀑布。
但是,李笠之前派出細作,已經摸清楚湘水水情,梁森和李笠仔細琢磨過后,有了把握,才敢于汛期在湘水上來個“漂流之旅”。
此處河段沒有瀑布,平日里為繁忙的航道,即便是冬天枯水期,水位也不低,更別說如今發大水,所以他們的冒險,風險不至于過高。
但是,依舊死了人。
打仗不是兒戲,奇襲不是踏青,在發大水的河中‘漂流’,人就是隨波逐流,身不由己。
自茶陵開始,一路漂流下來,奇襲隊免不了傷亡。
梁森自己也因為漂流過程中幾次磕碰而負了傷,雖然都是皮肉傷,但是連日浸泡,傷口開始發白。
加上一直淋雨,很容易著涼生病,若運氣不好,即便再強壯的人,也會因為一次感冒而去世。
所以,梁森以及部下們,是真的在玩命,而不是出游踏青。
他這么玩命,當然是為了避開沿途守軍,直奔長沙而去,目標是河東王蕭譽。
雨天不好行軍,更不好打仗,因為陸地泥濘,河流發大水,所以,只有這個辦法才能出其不意。
李笠本來也要親自帶隊漂流,被梁森拼命勸住,于是兩人各自分工,梁森帶著人順流而下,依計行事。
他聽張鋌說過,漢末三國時,魏軍伐蜀漢,被漢軍擋在劍閣,一籌莫展。
于是魏將鄧艾帶兵走陰平小道,繞過劍閣,偷襲劍閣后面的涪城,然后直撲成都。
但是,這個陰平小道,其實不是正常的道路,而是山中小徑,等同于沒有路。
果不其然,這小徑走起來艱險異常,還得不斷搭建棧道。
甚至不得不“攀木緣崖”,鄧艾還身先士卒,裹著毛毯滾陡坡下山,帶兵翻越天險,成功繞過劍閣,奪取涪城。
然后直撲成都,立下滅蜀漢第一大功。
梁森覺得,相比在群山中“攀木緣崖”行軍,在河里漂流毫無危險,如同在城里散步。
浪花撲來,梁森抹了抹臉,回頭看看已經被拋在身后的敵營,以及河面上忽隱忽現的同伴。
又看向前方,一片漆黑的下游河面,他知道從淥口到長沙,湘水水路是二百里左右。
過了淥口,他們就可以在下游某處河段上岸,聚攏隊伍,適當休息。
處理傷口,吃些干糧補充體力,煮姜湯暖暖身子,然后繼續漂流。
給河東王一個驚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