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一來,彭城沒了援軍,真要全力進攻,必能拿下。
但是,拿下了又能如何?朝廷沒那么多兵力以及人力物力來守彭城,除非是五年前。
“彭城沒了援軍,我軍只要全力進攻,必能拿下。”李笠如是說,其他將領默默點頭。
此刻,他們聚在一起,說著戰事,一個個眉飛色舞,眾人對于李笠的敬佩之心,有如滔滔江水,綿延不絕。
“可攻下了彭城,又能如何,齊國必然反撲,這彭城,守還是不守?”李笠自問自答,“守,要守住的話,得投入多少兵力,多少人力物力?朝廷撐得住么?撐不住。”
“不守,那何必攻呢?是為了向齊國證明,官軍能輕松攻下彭城?好,這樣一來,人家肯定拼了命,都要把武州等淮北州郡搶了去,以作徐州屏障。”
李笠發表著自己的見解,他認為,既然朝廷無力與齊國決戰、爭奪淮北全境乃至河南,那么,彭城這個要地,就不能輕易碰。
是“不能輕易碰”,不是“不能碰”。
此次出征,主要目的是收復武州等淮北州郡,畢竟這是梁國國土,師出有名。
雖然齊國必定反撲,但防守下邳的難度,比防守彭城的難度要低許多。
下邳在泗水邊上,下游是宿豫,且距離泗水入淮口不算遠,全據淮水南岸的梁軍,完全可以靠舟師走水路經宿豫增援下邳,和齊軍對耗。
但要增援彭城,從淮水一線出發就太遠了,船隊半路上很容易被攔截,一旦增援斷絕,孤城遲早要淪陷。
所以,即便是防守,也要依托下邳進行防守,若守‘深入敵境’的彭城,很難守得住,除非付出極大代價。
李笠說了一通,諸將毫無反對意見,此次突襲,都是李笠的謀劃才得以大獲成功,眾人高興之余,哪里會質疑李笠的判斷。
此戰殲滅敵軍無數,俘獲大量戰馬、馱馬不說,還斬獲不少‘值軍功’的首級,俘獲許多將領、官員。
大伙都立了功,不枉費一番冒險,即將班師,接下來依托下邳和齊軍對耗,勝算還是很大的。
畢竟,有李笠在,好歹能打個平手!
李笠見諸位“客戶”得了‘紅利’,對自己信賴有加,頗為滿意: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。
雖然給人當‘代練’、‘操盤手’,有淪為‘工具人’的可能,但事情只要開了頭,后續只要操作得當,那事態的發展,可就由不得高官們說了算。
因為李笠有自己的主意:你們投錢進私募,惦記的是高利息、高分紅、高收益,而我惦記的,是你們的本金喲!
遠處,在外圍戒備的彭均,見四周平靜,想來沒有敵軍來襲,便琢磨起事情來。
梁森見其眉頭緊鎖,便問:“想什么呢?”
“我為李郎不值。”
“此話怎講?”
“明明他最有本事,明明是他擬定的謀略,結果,結果還得請鄱陽世子來帶頭,拉隊伍。”彭均說著說著,憤憤不平起來。
“我就擔心,日后朝廷把他當拉車的牛,讓一幫子...”彭均說到這里,看看左右,確定沒有其他人,繼續說。
“我就擔心,朝廷把他當拉車的牛,拉著一幫子草包刷功勞,他辛辛苦苦、累死累活,只得一桶草吃,別人,卻靠著舒舒服服刷來的功勞,升官進爵。”
梁森聽了,笑了笑:“我們不也是坐車的草包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