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落的架子上,架著一領布面甲,連帶鐵面、兜鍪和臂甲,構成一個鎧甲人。
李笠坐在鎧甲人面前,看著對方那空洞的‘雙眼’,陷入沉思。
他認為布面甲穿在身上顯得有些臃腫,不夠威風。
以目前手頭的技術能力,他其實可以嘗試著做板甲,因為水力鍛錘和水力軋輥機可以派上用場,制作大塊鐵皮(相對而言)。
只是良品率較低,且因為冶金技術的掣肘,要批量制作大面積的勻質、優質鐵皮很困難。
板甲,是鎧甲的巔峰形態,有別稱“鐵罐頭”,防御力極強,且重量不會過于壓在著甲者雙肩,著甲者雙臂不容易疲勞。
奈何很貴,即便是省去四肢的胸甲,造價也不低,不能作為量產甲。
他已經試過了,真的貴,沒有錢實行量產。
對此,賈成提出過替代方案,那就是“鉚接板甲”。
譬如胸甲,既然做不出整塊的勻質、優質熟鐵板,那就不如先鍛打出幾個長方形鐵板,然后鉚接成一整塊。
胸甲可以這樣,其他部位的甲也能如此。
這個方案不錯,但問題是同樣不好量產。
板甲的缺點是貴,因為要量身定制各部件,靠手工修型,鉚接板甲也是如此。
那么,在戎服都做不到給每個兵卒量身縫制的情況下,又如何實現鉚接板甲的量身定制?
而量身定制和‘量產’是矛盾的,這就決定了成本不會低。
給兩萬步騎量身定制板甲(鉚接板甲)的成本,恐怕連朝廷都承擔不起。
所以,量產甲的形制,布面甲最合適。
批量制造的甲葉和鉚釘(泡釘),厚布,都能做到價格便宜量又足。
戰損后,修補起來很方便,布衣爛了打補丁,甲葉壞了,取下鉚釘就能換新。
加上臂甲、兜鍪、鐵面,齊活。
李笠想著想著,忽然覺得身上熱:加上內襯衣物,布面甲夏天穿起來真是捂,長期穿著怕不是要捂出一身痱子...
所以環鎖鎧的技術,要不要拿出來,我和部下們也好名正言順穿環鎖鎧?
“咳咳咳...”
床那邊傳來幾聲咳嗽,打斷了李笠的思緒,他轉頭一看,看清楚后,只覺身上瞬間發熱。
昏黃的燭光下,床上躺著的姊妹倆,毫無遮擋,可李笠明明記得,他方才起床時,已經扯了薄被給兩人蓋著。
現在,有人不知死活,他決定再教教對方,死字怎么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