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百八十文錢(五銖錢),其總重量不比一個小號鐵鍋輕多少,可見鐵鍋制作成本之低,但質量還是可以的。
當然,生鐵鍋怕摔,保養不當會生銹,不過生鐵制品都是如此。
徐州州廨明確規定,任何店家進貨后,小號鐵鍋對外的‘批發價’,最低不得低于二百二十文,所以,店家在城里轉手就至少能有二成左右的利潤。
而按照規定,拿到‘特許經營許可’的店家,每月的進貨份額,不會低于一千個鐵鍋。
若都以小號鐵鍋計,店家坐地轉手,月盈利不低于四十貫,但這還只是開始。
州廨派員帶他們參觀了鐵鍋作場,官、民作場巨大的鐵鍋鑄造產量,讓人光是想,就能欣喜若狂。
每月能進一千個鐵鍋,還只是現在,將來,隨著鐵冶規模擴大,還會更多。
這一切的前提是鐵鍋有銷路,供不應求。
那么,鐵鍋到底能有銷量么?
此刻,兩人來到邸店后院,龐靖看著自己的人,與店伙計清點一箱箱生鐵鍋,感慨不已。
“說來慚愧,之前,我以為這鐵鍋沒什么意思,那梁軍軍吏報的價格,也不當一回事。”
“可家父聽了我說的價格,又試過了鐵鍋,如同瘋了一般,成日里念叨。”
“于是,打發我來彭城...寒山,找官府進貨,沒想到,走在街上,卻見了鄭兄的邸店。”
龐靖說著說著,依舊有些疑惑:“鄭兄,這鐵鍋真的能有銷路?”
鄭梧回答:“我認為有,因為這里的鐵鍋物美價廉,許多尋常人家,咬咬牙,都能湊錢買一個,而且...這邊請。”
鄭梧請龐靖來到客廳,這里已經備好兩份飯菜。
菜肴,全都是鐵鍋炒出來的,名為“炒菜”,廚子學的是‘鄱陽炒’技藝。
龐靖就座,光是聞,就覺得菜肴不錯,贊道:“真香!”
“方才你問,為何我看好鐵鍋的銷路。”鄭梧緩緩說著,“關鍵就是物美價廉,價廉想來老弟已經明白了,至于物美...”
“若老弟有空,親自生火,用鐵鍋按著新式菜譜烹飪幾次,和釜、鐺比一比,就知道了。”
“啊,小弟、小弟廚藝不精...”
龐靖有些不好意思,鄭梧見狀,笑了笑,開門見山:“省柴禾,保養簡單且耐用,炒出來的菜,香,好吃。”
“當然,炒要用油,若舍不得用油,煮也行。”
“這就是物美,其他炊具,不好比。”
“還有那鐵針,別看不起眼,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,累積起來的利潤,可不少的,令尊確實好眼力。”
“原來如此。”龐靖點點頭,若有所思。
鄭梧則吃起香噴噴的爆炒魚鰾,暢想著美好未來。
沒錯,他的家業因為梁軍水淹彭城而化為烏有,所以他恨梁國。
但是,日子還得過下去,而梁國治下的徐州,讓他發現了前所未有的商機,只要把握住,短短數年之內,他能賺到的錢,要之前損失的錢財多得多。
鐵鍋不起眼,卻一定能賣到供不應求,而這只是其一,梁國的新平白瓷,那也是不錯的買賣。
這種時候還念著“恨”,不給梁國當良民,有錢不賺,那就是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