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明有馬鞭,何必要弄出個馬刺?
按李笠所說,“方便雙腿控馬,不是么?”
段韶覺得,普天之下,沒見有誰給弓把開槽制作什么“箭臺”的,因為如此一來,開弓時弓把很容易折斷。
結果李笠就搞出個“鐵木弓”,解決了這個問題,使得射箭時的“心瞄”變成“直瞄”。
如此優點,能讓初學射箭者很快上手,經過三四個月的練習后,在五六十步距離上,射箭的準頭有模有樣。
段韶年輕時,面對刀、槊矛、弓箭的練習,也曾經有無數疑問,但沒人能夠詳細解答,都說“就是這般,想那么多作甚?”
久而久之,他也就習慣了,所以當兒子習武時問他,問他當年自己也曾產生過的疑問時,他也如別人那樣,說道:
“就是這般,想那么多作甚?”
而這些疑問,在李笠奇談怪論的解釋下,讓段韶覺得很有道理,所以他很好奇:你究竟是人是妖?
段韶更想知道,李笠用別出心裁的教學方式訓練出來的騎兵,在戰場上到底能具備多少威力?
或者,李笠到底想訓練出什么樣的騎兵?
李笠看著學員們研究騎兵技戰術,很滿意,這些學員都是他的部曲,已經有數年以上的騎兵作戰經驗,現在加強培訓,是要作為教官,到軍府任教。
順便作為軍士,帶新手騎兵參加實戰、盡快成長。
所以,教官的理論基礎一定要扎實,面對必然有眾多疑惑的學生,一定要能給出解釋,把各種技戰術動作后面的原理講清楚。
李笠認為,無論學什么,只有做到“知其然、知其所以然”,才能學得快、學得好。
他不藏私,愿意把自己和部下多年心得編寫成教材,并進行半公開的“職業技能培訓”,培訓“公家”的營兵,盡快形成戰斗力。
這樣的做法,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會被人認為是“傻”,但李笠可不怕別人偷師,因為別人想學可未必學得來。
因為這是建立在高強度的訓練基礎下的教學,學員必須吃好,然而有多少人,舍得像他這樣投入大量財力練兵?
見“梁孝言”很好的履行騎兵戰術教官的職責,李笠很滿意,雖然他不知道段韶心中所想,但能猜得出對方心中一定不爽。
因為段玉英懷孕了。
在李笠的妻妾紛紛懷孕、臨盆坐月子的時間里,段玉英獨自承擔起了“重任”,讓李笠的每一個夜晚都過得美妙無比。
才色雙絕的美人,積極又主動,施展出來的魅力,讓李笠欲罷不能,一番努力下,自然就有了成果。
李笠知道段韶心中對他這個便宜妹夫只有怒火,對自己和妹妹的遭遇只有憤怒。
畢竟妹妹好好的“大齊寵妃”做不成,成了敵國將領的小妾,如今又懷上“野種”,換誰做兄長,恐怕都高興不起來。
然而李笠卻很高興,甚至有些惡意的想著:
將來,你妹妹還會為我生下許多兒女,你能耐我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