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許多年前的事了,雖然記憶有些模糊,但蕭棟依舊記得父親的樣貌。
他的祖父是昭明太子蕭統,父親為豫章安王蕭歡,大同十年卒于江州刺史任上。
父親去世,蕭棟如今尚有兩位叔叔在人世,一為蕭譽,二為蕭詧。
還有兩個弟弟,蕭橋和蕭樛。
“阿耶!”
兒子的呼喊聲,把蕭棟的思緒拉回來,隨后看著兒子。
蕭镠指著院門口站著的一群人,問:“阿耶,他們來,是來請阿耶入宮的么?”
蕭棟看著院門,看著那些來逮捕自己的臺使及禁軍,笑起來:“是呀,阿耶一會要入宮。”
“那阿耶今晚回來么?”
“阿耶可能要出遠門,沒那么快回來。”
“明年元宵,阿耶會回來么?”
“不知道,或許能回來吧。”
蕭棟摸摸兒子的頭,看著不遠處,面色慘白的王妃,笑著對兒子說:“阿耶不在的日子,你要聽娘的話。”
蕭镠用力點頭:“嗯。”
蕭棟又拍拍兒子肩膀:“乖,去娘那里,阿耶走了。”
隨后,他見王妃摟著兒子,便對著王妃點點頭,然后向院外走去。
幾年前,他的兩個叔叔河東王蕭譽、岳陽王蕭詧起兵謀反,兵敗被俘,廢為庶人,并且軟禁起來。
從那以后,他就知道自己和兩個弟弟的處境微妙。
不過叔祖仁厚,只要他和弟弟們老實過日子,就不會有事。
去年重陽,皇帝遇刺身亡,皇太子傷重不治,年幼的皇太孫登基。
最后的倚仗沒了,所以,蕭棟知道自己隨時都會因為意圖謀反的罪名而‘伏誅’。
因為幼帝是坐不穩御座的,遲早要被權臣控制,而他是昭明太子的嫡長孫,會礙權臣的事。
前幾日的元宵節燈會出事了,臺城失火,桂陽王蕭大成擅自率兵前往臺城,半路與瀏陽王蕭大雅隊伍相遇。
因為誤會而爆發激戰,兩人相繼中箭身亡。
與此同時,又有幾位宗室犯禁帶兵夜闖臺城,悉數被捕。
雖然這些人均聲稱是宮中使者求援,但查無實證。
有司在這些人府邸中搜出書信,涉及謀逆,且陸續有人出首,指認各自府主與人勾連,意圖于元宵節當晚以救火、救駕之名,攻入皇宮。
然后,擁戴豫章王蕭棟為帝。
并以蕭譽、蕭詧為宰輔。
那些搜出的證據之中,就有蕭棟的親筆信。
此事牽連甚廣,不止宗室,還有許多文武官員牽扯其中。
但蕭棟知道,這純屬栽贓陷害,因為他從沒有與人私下勾連,也不知元宵節當晚會發生什么。
他沒有做虧心事,當然要上書伸冤。
然而伸冤無用,幕后主謀要的是他和弟弟的腦袋,把他兄弟仨作為元宵節事變的主謀,給朝野內外一個交代。
所幸,他的兒子暫時不會受牽連,或許,會被廢為庶人軟禁起來。
而且,他沒被安上重陽節刺殺先帝、襲擊皇太子的罪名,自己和弟弟仨只需孤身上路,不用累及兒子,算是不幸中的萬幸。
毫無疑問,有人要找借口清除異己,然后擭取大權,所以先拿他兄弟仨來開刀,趁機興大獄。
蕭棟在禁軍兵卒的簇擁下,走出院門,他忽然停下腳步,回頭看著自己的妻兒,看著兒子手中的蓮花燈,眼里滿是不舍。
并閃爍著火光。
你們興冤獄、屠戮忠良,會有報應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