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明白了“記錄聲音”的蠟筒可以拆卸,裝在其他“留聲機”上,一樣能把聲音“放出來”。
但黃姈想不明白,李笠(手下)是用了何種手段,趁著蕭賁與廬陵王妃私通,將過程發出的聲音‘留下來’。
李笠講解起取證過程:“留聲機的蠟筒,尺寸有限,所以留聲時間很短,得特制留聲機,有六套蠟筒,對應六個喇叭。”
“六套蠟筒相繼運行,所以總的留聲時間較長。”
“但裝置的尺寸不小,所以將其偽裝成熏香爐,喇叭混雜在熏香爐周圍的銅花朵之中。”
黃姈問:“可這裝置要如何觸發?”
“簡單,用延時觸發裝置,熏香爐點燃后,會觸發這裝置,就有一定概率,在特定時間段,記錄當時的聲音。。”
“那要如何判斷時間間隔?熏香爐點燃,那兩人何時會辦事?”
“收買仆人,估算時間,畢竟提前熏香的時間是較為穩定的。”
“如此做法,不是撞大運么?”
“這是概率問題,蕭賁和廬陵王妃私通已有數年,習慣成自然,行為模式有跡可循,所以成功的概率不低。”
黃姈還是有疑問:“可蕭賁未必會把這熏香爐,放在床頭,亦或是...呃,辦事時,正好在熏香爐附近?”
李笠笑道:“這是心態問題,你得考慮奸夫的心態,小黃文里面...咳咳咳...”
黃姈聞言眼睛微瞇:“小黃文?”
說漏嘴的李笠趕緊掩飾:“別岔開話題,肆無忌憚的蕭賁,得了蕭應送的熏香爐,他會怎么想?”
“會下意識把熏香爐當做蕭應的化身,特地放在床頭,然后和王妃辦事。”
“這種心理,就如同當著良人的面,與其內人辦事那樣,刺激得很,而熏香爐一旦點著,觸發定時機關,就有一定幾率,錄下一段重要對話。”
“當然,留聲機的留聲時間有限,很短,這種做法,成功率終究不高,還必須買通其心腹仆人,不過值得一試,不過值得一試。”
“為此可是花了不少錢,本來可以用別的辦法將蕭賁揪出來,但是,至少先試過這一招。”
“六個蠟筒接力留聲,時間長度足夠涵蓋這兩位辦事的過程了,精心制作的喇叭,至少能保證留下的聲音,變調不那么嚴重,聽得出是誰的聲音。”
“重金收買的仆人,將底座取出來,我的人再取出蠟筒,放在別的機器上一播,就能還原現場。”
“然后在王妃面前播放,呵呵,當時人就傻了,坐都坐不穩,再逼她立刻做選擇,她就只能屈服。”
這就是李笠拿捏廬陵王妃的手段,雖然有些麻煩,卻很有效,讓做賊心虛的廬陵王妃心理防線直接崩潰。
以其為突破口,再迫使其妹、建安侯夫人‘反正’,于端午節發難,直接把建安侯蕭賁打懵。
然而黃姈不依不饒:“小黃文呢?什么是小黃文。”
李笠不吭聲,把木盒打開,將存著重要聲音的蠟筒取出,換上新蠟筒。
然后轉動搖柄,上發條。
蠟筒留聲機,因為運作時間短,所以并沒有太多實用意義,李笠將其‘發明’出來,最初目的純屬打發時間。
但是,既然發明出來了,就肯定能在某些時候派上用場,譬如...
耳朵一陣痛,卻是黃姈掐著他右耳耳垂,然后拖長語調在耳邊說:“什么是小、黃、文~~~”
李笠繼續轉移話題:“你不是想知道,接下來,我要做什么?”
“三郎要做什么?”黃姈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。
李笠回答:“你知不知道,什么是‘慟哭三軍俱縞素’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