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士們需要休息以恢復體力,所以李笠使了個計策。
他故意讓俘虜知道自己身份,故意讓俘虜逃脫,于是,敵軍主將知道了“李賊”就在這里。
而齊國皇帝可是對‘李賊’恨得咬牙切齒,據說誰能斬獲他的人頭,就能封王,所以..
所以敵軍主將為了防止他狗急跳墻,拋棄步兵不管,帶著千余騎兵強行突圍,便不得不圍而不攻,拖延時間在外圍布置陷阱,防止他開溜。
待得陷阱布置完畢,對方才會發動強攻,來割他首級。
于是,疲敝不堪的梁軍將士,有了寶貴的半天時間休息,得以恢復體力。
當然,齊軍也沒閑著,想來一定在外圍某幾個方向大規模布置絆馬索,拖到夜幕降臨。
夜里即便他突圍,也極大概率跑不掉,即便突破敵騎攔截,也極易因為地面坎坷,馬失前蹄,墜馬摔死,或者摔得半身不遂...
李笠走下土丘,巡視一圈,和將士們交談,為即將開始的真正決戰做戰前動員。
“大伙的力氣都回來了么?”李笠問,眾人回答:“回來了!”
“聽不見,聲音太小了!”
“準備好了!!”眾人的聲音大了許多,許多人斗志昂揚,因為他們堅信,李三郎一定會帶著大伙,走向勝利。
李笠很滿意:“好,很有精神!”
天色昏暗,但視野還算頗遠,他看著分散四周的敵軍騎兵,在想敵軍主將做了什么布置。
他不蠢,對方也不傻,然而...
‘當你們知道“李賊”就在軍中,選擇花半天時間布設陷阱,防止“李賊”突圍時,就已經輸了。’
休息完畢的李笠,騎上馬,率領斗志昂揚的部下,沐浴著落日余暉,攜帶大量鐵絲網,對眼前齊軍,發動進攻。
一圈圈的鐵絲網,徐州寒山堰出產,價格便宜量又足,十分耐用。
針對野戰時防御騎兵沖擊需求所制作的“反騎兵鐵絲網”,有帶輪子的專用設備收納,還有簡易布設裝置,可以在戰場上快速布設。
雖然沉重,但李笠還是專門攜帶,以備不時之需。
現在,派上用場了。
。。。。。。
號角聲中,梁軍騎兵以倒八字陣型,沖向南面的齊軍陣地,其后似乎拖著什么,塵土大作。
其步兵隨后而來,維持陣型,徒步前進。
一直在高度戒備的齊軍,很快做出應對,大量騎兵動起來,從四面八方撲向出擊的梁軍。
梁軍步、騎脫離,正是自尋死路。
南面齊軍,為中軍所在,前不久獲救的兵卒,持矛列陣,宛若人形拒馬,擋在中軍前。
騎兵展開隊形,如同展開雙翅的雄鷹,撲向迎面而來的敵人。
然而梁軍騎兵很快向左右轉向,直接將后背留給齊軍。
臨戰掉頭必然導致馬速驟減,又把后背露出來,等同于毫無反擊能力,如此作死的行為,齊軍騎兵可不會放過,快馬加鞭,驟然提速。
雙方距離快速縮短,齊軍騎兵很快撞入梁騎激起的塵霧當中,隨即人仰馬翻。
自南向北、正面沖擊的齊軍騎兵很多,一**向前沖鋒,卻毫無例外人仰馬翻。
調轉馬頭的梁軍騎兵,一同轉向西面,掠過己方步陣前沿,以‘鴛鴦剪’隊形,撲向西面過來的齊軍騎兵。
沒了騎兵掩護的梁軍步兵,行走在曠野里,成了東、北方向而來齊軍的獵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