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并沒有啊!
“太后,這是妖術,這是妖術!!”蕭大臨向太后叫冤,“這是鄱陽世子使的妖術!”
“臣想起來了!臣只見過一次這香爐,是昨日,是昨日上午!”
“昨日臣到何瑗家吃酒,閑談,這香爐就放在旁邊,所以,所以...”
“當時,臣確實和他交談,可是,可是,可是這香爐傳出聲音之中,并無臣的聲音!!”
蕭大臨辯解著,不住喊冤,蕭嗣看著對手的徒勞之舉,心中大定。
這香爐,據說來自極西之地波斯國的寶物,名為“留聲機”,可以將人的聲音“留下”,事后再“放出來”。
也正是因為這個寶物,他才知道,原來自己的說話聲音,是如此的“尖銳”,而不是自己一直以為的“深厚”。
也就是說,人說話時,自己聽到的說話聲,和別人聽到的說話聲,音調截然不同,仿佛是兩個人一般。
有了“留聲機”,人才能真正“聽到”自己的聲音。
若不是這寶物,他真不相信自己說話的聲音是如此的“尖銳”。
所以,蕭大臨不會認為香爐(留聲機)里傳出的對話聲音中,自己是其中一個交談的人。
越是爭辯,越會讓人懷疑其為裝瘋賣傻。
“夠了!!!”
太后一聲喝罵,打斷了蕭大臨的辯解,她聽得很清楚,香爐里傳出的對話聲音,其中一個,就是蕭大臨的說話聲。
現在,蕭大臨居然還敢狡辯,看來,還真是看不起她,把她當傻子。
再回想方才,被其指著罵的情景,太后只覺怒火中燒,看向諸位輔政大臣,又看向太尉、湘東王蕭繹。
“太尉,你怎么看?”
蕭繹似乎走神,他其實聽到了太后的話,但因為情緒過于激動,處于爆發的邊緣,就怕馬上開口,說出來一些不堪入耳的詞匯。
怎么看?你問我怎么看?
他看著蕭大臨,心中怒吼起來:蕭大臨,你居然敢算計我!!而且還是讓我自己挖坑往里跳!
讓我先挖坑埋了鄱陽王這幫人,然后,再把我推進坑里,你們兄弟最后在上面鏟土把坑埋了,對吧!
方才,他被蕭嗣耍了一次,憋了滿肚子火。
現在,驚覺自己已經被另一個侄兒蕭大臨耍了,而且后果極其嚴重。
火上加火的蕭繹,幾乎要喪失理智,決定亡羊補牢。
聽得太后再問一次,他壓下怒火,干咳一聲。
“臣有罪!臣先前不察,考慮不周,為奸賊利用!”蕭繹躬身行禮告罪,“朝廷張榜懸賞,只會讓奸賊詭計得逞!”
“臣請太后收回成命,張榜懸賞一事,不賞,不罰!不追究任何人,只追究...只追究臣不察之罪!”
當初,是蕭繹提議,就蕭大球、蕭大摯指控鄱陽王構陷宗室、圖謀不軌一事,張榜懸賞。
如果有人確實提供出指認鄱陽王罪行的有力證據,可封侯。
如果此人偽造證據,想靠誣告得爵位,一經查實,夷三族。
當時,蕭繹是作壁上觀,是局外人心態,現在驚覺自己成了黃雀眼中的螳螂,認為這一招既然能用來對付鄱陽王,接下來,侄兒們也可以用來對付他。
所以,必須亡羊補牢。
蕭大臨聽叔叔一口一個“奸賊”,明擺著指他,覺得難以置信:我到底哪里錯了?
想辯解,見太后一臉怒容瞪著自己,他說不出話。
但蕭大臨還是覺得冤枉,因為香爐里傳出的對話,明明就沒有他的聲音。
昨日妾弟何瑗特意邀他過府一敘,還吃起酒來,對方不知何故,總說些莫名其妙的話,當時他喝得半醉,沒往心里去,隨意敷衍著。
現在一想,莫非何瑗被鄱陽王這邊收買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