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李笠能接連打勝仗,那么其他梁軍宿將,也一定能。
無論周軍是攻洛陽還是晉陽,都會讓齊國無法全力應對河南戰事,那么梁軍攻取河南各地,把握還是很大的。
段韶現在對于梁軍的整體實力依舊是看不起:因為能打的將領沒幾個,光靠兵卒勇武,不行。
他只服李笠,只認可徐州軍的實力,在他看來,李笠純屬異類,所以才能化腐朽為神奇。
李笠不知道這是夸還是嘲笑,堂堂大梁官軍,就這么被人看不起。
李笠覺得,王僧辯和陳霸先麾下戰將不少,兵卒也是百戰老兵,經過實戰磨煉,戰斗力肯定有。
所以他覺得這兩位應該很給力,此次合力北伐,總是能有進展的。
段韶建議:“君侯,既然新的宰輔,明擺著讓自己人拿這大功,而讓君侯作壁上觀,那么,君侯不妨就作壁上觀。”
“也只能如此,我可沒有抗旨不遵、搶功勞的膽子。”李笠笑起來。
朝中有人好做官,本來若鄱陽王不出事,依舊“錄尚書事”,此次對齊作戰,他必然是實質上的主帥,帶著掛名主帥,以及一大群“二代”刷軍功。
奈何...
若官軍給力,朝廷如愿“收復”河南,他接下來真的可以靠邊站了,甚至連“收復”青州也沒份。
因為有出身泰山羊氏的羊鴉仁等羊氏諸將,這幫人和青州士族、豪強,算是半個老鄉,招降納叛,方便得多。
一旦朝廷真的把黃河以南、虎牢以東地區納入治下,淮北徐州,就被包裹起來,如同寶劍入鞘,鋒芒消失。
從今往后,人畜無害。
他被“無害化處理”,回京任職,被高官厚祿架空,每日花天酒地,侍妾成群,就此度過余生,累計生了一百多個兒子...
好像也不錯?然而這可能么?
不得上位者信任的武臣,功勞越高,越招災。
段韶見李笠若有所思的樣子,心中百味雜陳。
說實話,他不想李笠有機會承擔北伐主攻職責,因為這家伙真的有實力危害齊國。
所以李笠被派去黃河邊“釣魚”,真有一種“天佑齊國”的感慨。
李笠的徐州軍如今忙著屯田,消停了不少,可即便如此,能消停多久?
段韶是琢磨出來了,如今李笠的短板就是缺糧,一旦徐州屯田成功,李笠就變成下山猛虎,到時候,齊國要怎么擋?
還好,似乎李笠在朝中沒什么根基,不會有宰輔把他當自己人,予以重任。
以后,只能寄希望于梁國的宰輔來掣肘這頭猛虎,讓其作為守戶之犬,老老實實呆在徐州。
對的,手握重兵的一方牧守,若沒了朝中宰輔支持、信任,面對各種猜疑、摻沙子,只能自保,哪來的心思對外用兵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