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午,官邸內一片忙碌,仆人們在管事的指揮下,打掃一處院子內的各個房間。
李笠忙里偷閑,來現場看看“工程進度”如何。
因為趙孟娘等人休“產假”,所以他的長女李平安、李安寧也來搭把手,兩人已有十一歲,開始學著管家,此刻就指揮幾個婢女做事。
李笠看著女兒指揮仆人干活,有些心不在焉。
朝廷對河南的攻勢即將展開,他得去“敲邊鼓”,雖然不承擔“輸出”,卻要去當肉盾“拉仇恨”,到黃河邊上“釣魚”。
但娘親吳氏就要抵達寒山,他這個做兒子的,必須對布置住處一事上心。
南征嶺表廣州的軍隊,已經班師回朝,他的侄兒李昕、梁森的弟弟梁淼,因為立下不少戰功,所以得了提拔,入京任職,在蕭嗣麾下效命。
兩人這一去,家人同行。
李昕的娘林氏及妻兒到京,而李笠的娘吳氏,則得小皇帝(太后)恩準,到寒山居住。
吳氏在黃姈的陪同下,一行人已經抵達淮陰,船隊即將入泗水。
如此一來,李家的“兩房”都離開鄱陽,鄱陽的產業,就由諸位管事代管。
這是沒辦法的事情,李昕不能一輩子待在鄱陽無所事事,否則李笠這個做叔叔的會被人戳著脊梁骨罵。
李昕不在鄱陽,吳氏身邊雖然有兩個兒婦照顧,卻無一個子孫在眼前盡孝,此舉有違“孝道”,以李笠目前的身份,很容易招來清流非議。
雖然這種非議更像是噪音,但既然小皇帝(太后)主動施恩,李笠就恭敬不如從命。
畢竟,讓家眷住在京城作為變相人質,可是長久以來的慣例。
他正在吩咐管事們一些注意事項,瞥見一側墻上,冒出幾個小腦袋。
卻是他的兒女們在探頭探腦,李笠見狀,覺得又氣又好笑:爬墻?摔下來怎么辦?
李笠把帶頭的李昉叫過來,卻問:“你這么有空?功課都做完了?你娘就要回來了!”
李昉眼神飄忽不定:“差不多做完了了...”
“差不多?到底差多少?”李笠一看兒子的表情,就知道事情沒有那么簡單:“你娘一年多以前說的話,沒忘記吧?”
“沒,沒忘,功課差不多都做完了....”李昉支支吾吾,李笠無奈:“你自己看著辦,反正挨打的是你...”
見其他幾個小家伙,眼巴巴看著自己,他問:“你們和兄長一樣,是想幫忙么?”
“嗯!”李昕和弟弟妹妹們點點頭。
“好,你們聽姊姊的安排,去幫忙,注意,不要弄傷自己。”
李昕和弟弟妹妹興奮不已:“好!!”
“還有,不許爬墻了。”這才是李笠想說的重點。
小家伙們用力點頭:“知道了!”
“大聲點,聽不見!”
“知道了!!!”
李笠很滿意兒女們的精神勁,把李平安、李安寧叫來,讓她們帶著弟弟妹妹干活(意思意思就行)。
他希望兒女們不分嫡庶在一起玩耍,培養出親情,長大后,不奢望兄友弟恭,好歹不要成仇人,互相算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