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要是那樣,自己攢下多少家財都不夠敗的。
前一個出人頭地的魚梁吏、晉時名臣陶侃,是鄱陽人,他以寒士身份,在士族勢力如日中天的時代,成為坐鎮一方的重臣。
朝廷拜為大將軍,賜予贊拜不名、劍履上殿的殊榮,不過陶侃上表堅決辭讓。
但對兒子們的教育卻不怎么樣,他去世后,兒子們就內訌。
甚至為了爭奪家產而自相殘殺,被外人乘虛而入,將陶家勢力肢解,
雖然陶家依舊是地方上的大族,但已經失去了躍升為士族的可能,后代之中,就一個陶淵明出名。
李笠管不到幾代人之后的事,他就想嫡庶子女們之間能有親情,將來各自成家后,也能相互照應。
。。。。。。
兗州西北,巨野澤(大野澤),運瀆入澤處碼頭,大量船只排隊停泊。
岸上,是此起彼伏的營帳,其中旌旗招展,人聲鼎沸。
軍營邊上,蘆葦蕩旁,率軍路過兗州的李笠,一邊釣魚,一邊和兗州刺史梁森聊天。
“手尾都收拾干凈了吧?”李笠問,操作著手中釣車,將魚鰾做的假青蛙,不停收放,使其在水面上來回游動。
“不知道你在說什么呀。”梁森回答,同樣操作釣車收放魚鰾假青蛙。
李笠聽對方這么一說,放心了。
兗州是徐州的北大門,位于泗水上游地區,徐州兵馬若北伐,輜重必然由船裝載,經泗水北上,在高平附近,入運瀆桓公溝,再入巨野澤。
然后從巨野澤北面河道,入黃河。
亦或是在高平附近入荷水,往西走,入南濟水,一路西行,可達齊國北豫州附近。
所以,兗州是個很重要的地方,李笠讓梁森在此坐鎮,擔任了不少職責,其中之一,就是縱容商賈和齊國商賈做買賣,類似于“走私”。
徐州出產、轉賣的各類制品,乃至精心偽造的銅錢,以及烈酒,都是經由兗州,進入齊國。
與此同時,梁國的商賈們,也從齊國商賈手中換回大量糧食等物資。
這樣的買賣,就在一望無際的巨野澤里進行。
而扼守桓公溝入澤處的梁軍堡壘,其駐軍對頻繁往來的民間船隊是睜一只眼,閉一只眼。
邊境重鎮地方長官,與敵國做買賣,雖然事出有因,但這種行為要是被人拿到臺面上說事,梁森是要倒霉的。
所以李笠才有此一問。
水面上忽然炸出一陣水花,那是假青蛙遇襲,李笠見釣竿猛地一點頭,立刻不斷揚竿,撥動漁輪收線,將水里的玩意給扯上來。
果然,扯上一尾烏鱧,大概有五斤重。
梁森也有了收獲,同樣扯上一尾烏鱧,比李笠釣上來的略大。
“這地方不錯啊,獵物多,魚也多。”李笠由衷感慨,梁森笑道:“所以民間漁民、獵戶到此打獵、頻繁進出,也沒什么奇怪的。”
“嚯嚯,你很會說話嘛。”李笠笑起來,梁森也笑起來。
笑了一會,梁森見左右無人,隨從們都在遠處候著,收起笑容,問:“這次,官軍有把握攻下河南?”
李笠糾正:“不是攻下,是收復,收復,就是從別人手里奪回自己的東西,這可是涉及正朔的用語,可不能忘記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