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森接任徐州刺史,徐州今年平平安安,屯田軍民又迎來了一個豐收之年,徐州的局面,穩了。
梁國國內局勢穩定,而其他兩個國家,卻出了大事。
李笠收到消息,今年四月,周國的皇帝宇文毓忽然重病不治,臨終前,親口傳旨,把皇位傳給弟弟、魯國公宇文邕,而不是自己年幼的兒子。
于是,短短數年時間,周國換了兩個皇帝(一開始叫天王)。
宇文泰的嫡長子宇文覺、庶長子宇文毓“暴斃”,第三個兒子宇文邕上位。
種種跡象表明,宇文毓是中毒身亡,其堂兄、輔政的權臣宇文護,脫不了干系。
所以,新上位的宇文邕,必然也是傀儡皇帝。
也不知九泉之下的宇文泰,得知本該守護兒子的侄兒宇文護,殺堂弟如同殺豬一般,會作何感想。
周國換皇帝如同換戲班換主角,齊國,也開始換皇帝了。
去年年底,齊帝高洋去世,才十五歲的皇太子高殷繼位,得先帝留下的幾位大臣輔政。
祖珽當時就判斷,新君坐不穩御座。
今年年初,輔政大臣們和太后李祖娥商量好,要將常山王高演等幾個極具威脅的皇叔調離京城,然后削其羽翼。
結果走漏風聲,被皇叔們先發制人。
常山王高演,是高洋的同胞兄弟,和其他兄弟征得晉陽勛貴的支持,隨后發難。
先突襲、逮捕幾位輔政大臣,然后率兵攻入皇宮。
禁軍將士,多有忠于皇帝和李太后者,他們和闖宮的高演及其手下對峙,就在這時,太皇太后婁昭君出現。
軟弱的李太后,面對婆婆,就像老鼠見了貓,話都說不利索。
娘都嚇得六神無主,年輕的兒子自然是腦袋一片空白,本來還有心盡忠的禁軍將士,見皇帝和李太后向太皇太后服軟,自然就放棄抵抗。
于是,皇叔們奪權成功,干掉輔政大臣,架空侄兒高殷。
宮變時,婁昭君給自己的親兒子高演做保,對李太后和高殷說高演此舉只是為國除奸,別無異心,軟硬兼施逼得兒婦、孫兒放棄抵抗。
結果到了八月,也就是前不久,高殷被廢,高演取而代之,奪了侄兒的皇位。
這消息,是身處鄴城的細作用飛鴿傳書傳到徐州寒山,然后傳到李笠這里。
預言成真,李笠感慨的同時,知道這件事的影響恐怕不會小。
當齊、周兩國皇位更迭、齊國叔奪侄位的消息傳到建康,傳到梁國的太后耳中,太后怎么看?
數百年來,有幾個幼帝能坐穩皇位的?
要知道,前朝蕭齊時,就發生過叔奪侄位(堂叔侄)的事件!
對于太后而言,娘家人完全不給力,東宮故人也未必撐得起大傘給小皇帝遮風擋雨,輔政大臣們則心思難料。
沒有得力外戚和親信班底依仗的太后,看著那么多壯年皇叔和宗室,也不知會有何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