權力的滋味,一旦嘗過就無法忘懷,錄尚書事的權力再大,上頭還是有人。
只有坐到那個位置,才能真正掌握無上權力。
蕭繹不可能對一個少年真正俯首稱臣,因為對方不配君臨天下。
他覺得自己作為高祖在世的唯一兒子,宗室中資歷最老、威望最高的藩王,才是江山的最佳主人。
所以,蕭繹重新錄尚書事后,一直在布局。
這布局,需要幾年時間來完成,但是,隨著上巳節的一場變故,他不想再等了。
預定要花上幾年做的事,已經顧不上了,今年,他就要大功告成,然后受禪稱帝。
接著,平定諸王叛亂,把各方各面安排好,即便當皇帝只能當個一兩年,但也能讓兒子蕭方等順順利利繼位。
他的世子蕭方諸,已經有二十四歲,一兩年后,就有二十五六歲,必然能親自處理朝政,而不會假手于人。
屆時,蕭方諸內有舅舅王氏兄弟協助,以及妻族作為援手。
外有王僧辯等湘東王府的門生故吏震懾宵小,加上侯安都等新附嶺表諸將為走狗,蕭繹覺得兒子必然能坐穩江山。
所以,壞事他來做,只要把宮里那孤兒寡母控制住,挾天子以令諸侯,平定諸王叛亂,就能大功告成。
但為此需要妥協,本來該收拾的人,得先給點甜頭穩住。
想著想著,蕭繹想到了李笠。
李笠有才能,但文帝父子突然去世后,蕭繹覺得已經沒人能馴服李笠了,所以,李笠就是個禍害。
蕭繹本打算等局勢穩定后,就把李笠全家都軟禁在京城,以此要挾徐州軍老實,然后對徐州諸將分化瓦解,再斬草除根。
但現在,時間緊迫,他必須借助李笠的威名,震懾那些外鎮藩王、勛臣武將,新附走狗侯安都等人,乃至掣肘王僧辯及其麾下將領。
讓這幫武夫相互牽制、掣肘,而外戚則拱衛左右,兒子居中調解各方勢力爭斗,這局面就穩了。
所以,蕭繹把王琳叫回來,就是專門對付李笠。
王琳邀請對方今日到府作客,盡可能將其拖在府中,蕭繹如此安排,為的是不讓這李笠小子有機會渾水摸魚。
現在,皇宮已經拿下了,太后和皇帝被軟禁,卻還沒反應過來,就算反應過來,也已經晚了。
蕭繹方才動身時,得王琳來報,說李笠已經離開私第。
太后、皇帝已在自己控制之下,所以蕭繹不認為晚了幾步的李笠,現在還能渾水摸魚,必然只能面對現實:大局已定。
大局已定,罵名,必然是尋陽王和宜都王來承擔,而他湘東王,則是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。
蕭繹為自己此次將計就計的大獲成功高興不已,真想知道,上巳節投毒(如果確實是投毒)的幕后主使面對如今局面,會是怎么個表情?
隊伍很快進入皇宮,牛車停下,本來完全可以自己走路的蕭繹,下車后卻虛弱得需要乘坐肩輿,讓人抬著往殿內而去。
殿前,侯安都等將領恭候多時,見湘東王過來,一個個下跪、請罪:“相王!末將為奸臣蒙蔽,闖下大禍,請相王處罰!”
“咳咳咳...來人,把他們拿下!!”蕭繹忽然咳嗽幾聲,然后大罵起來,周圍兵卒立刻上前,將侯安都等人抓住。
“爾等助紂為虐,兵鋒直指天子,等、等天子發落吧!咳咳咳!!”
蕭繹大罵,罵到后面,劇烈咳嗽,可見生氣至極。
周圍的將士看得清楚,見侯安都等闖宮將領,在湘東王面前唯唯諾諾,如同老鼠見了貓,不敢反抗、束手就擒,不由得心中贊嘆:
果然還是湘東王鎮得住場面!
湘東王乘坐肩輿入殿,侯安都等將領已經被五花大綁起來,站在一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