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州軍諸將來自各地,是李笠將大伙凝聚成一個團體,現在是時候證明,即便不用李笠勞神,徐州軍也能有出色表現。
只有這樣,下一步才好進行。
梁森知道,李笠促成皇帝御駕親征,此舉在“輕武”的士族官員看來,如同誘騙良家女為娼。
這幫連騎馬都覺得粗鄙的無能士族官員,私下里不知把李笠罵成了什么樣子。
李笠不會單單為了給皇帝女婿立威,自己就扛下如此罵名,所以,接下來的仗,必須打得漂亮。
。。。。。。
饒州鄱陽,鄱陽王府,蕭嗣看著厚厚一沓資料,只覺頭疼。
一如李笠所給資資料那樣,樂安地界確實存在一個巨大的銅礦礦脈,其礦區范圍很大,且距離南鄱水很近,開采起來相對容易。
李笠已經把礦脈、礦區摸得清清楚楚,并且給出了具體的開采方案,而樂安縣城現在就聚集著大量礦工,又不缺糧食,所以只要一聲令下,就能開工。
問題是奏章怎么寫?蕭嗣在頭疼這個問題。
這么大的銅礦,要勘察清楚不是幾個月的事,而是要花上幾年。
他回鄱陽也就幾個月,突然拿出這么詳細的勘查結果,必然會令人起疑。
若以父親托夢為托詞,倒也敷衍得過去,然而別人又不是傻瓜,仔細一想,就能想到他一定是早就摸清楚那里有大銅礦。
一定早就想要要如何利用這個大銅礦,壯大自身勢力。
所以,定會從中作梗。
皇帝北巡,錄尚書事的江夏王蕭大款,如今留守建康,要想壞他的事,不會太困難。
所以蕭嗣要想個辦法,既要向朝廷報喜,證明他回鄱陽后真的找到了秘寶,但不能引起蕭大款的懷疑,把好處拿走。
思來想去,蕭嗣想到時事:皇帝居然真的離開建康,動身前往淮北,要來個御駕親征,收復青州地區。
算算日子,御駕現在差不多要到淮北蘭陵了。
而北伐軍前鋒,應該已經攻入青州地區。
然而,御駕親征一事,太過于驚世駭俗,蕭嗣可以猜到,李笠會被人私下里罵成什么樣子。
他不知道李笠是如何說服太后的,也不擔心御駕親征會吃敗仗。
蕭嗣擔心的是,李笠肯定還要“搞事”,御駕親征不過是第一步而已。
否則,不至于就為了給皇帝女婿立個威,李笠自己來承擔罵名。
那日宮變,蕭嗣沒有接受李笠的提議,放手一搏,而是選擇以退為進,到鄱陽開采銅礦。
他有太多的顧慮,所以退縮了,但李笠不會。
蕭嗣不知道自己的“退”,能否真的換來“進”,只能按照預定計劃行事,至于李笠會不會有新的舉動,便在鄱陽拭目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