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字印刷的推廣很順利,字模、印刷機和油墨的銷量大漲,雖然只是開始,但“印刷”行業的發展勢頭很好。
而少府寺的印刷館,正在將宮中藏書、湘東王府藏書印刷、“出版”,書籍供不應求,所以李笠高興。
但讓李笠高興的不止這件事。
事情正在起變化,因為建康城里大量作場生意火爆,所以雇工們收入增加,連帶著建康城里對低價酒(低度酒)的需求明顯上漲。
所以,各酒肆的自釀酒迎來了春天。
但是,饒州鄱陽那邊,酒場能夠大批量釀造物美價廉的米酒,因為采用了許多新工藝,所以米酒喝了不容易頭昏腦漲。
原因,黃姈聽李笠說過:釀酒過程中,會產生一些雜質,正是這些雜質進入人體后造成的不良反應,讓人覺得不舒服。
即所謂的“上頭”、“后勁大”。
“酒之所以有酒味,是因為釀造過程中產生了酒精,酒精又稱‘乙醇’。”
李笠興致勃勃的講解,黃姈一臉認真的聽著。
“烈酒的酒精濃度高,所以酒勁足。”
“目前的傳統釀酒工藝,無法將酒精濃度大幅提升,要做到這點,得用上蒸餾工藝,而且是反復蒸餾,來實現濃縮。”
“而無論是哪種釀酒工藝,都會面臨一個問題,那就是釀酒過程中,伴隨著乙醇的出現,還有些許雜醇,即雜質。”
“各類雜醇,會對人的身體造成負面影響,喝酒之后頭疼、不舒服,不是不勝酒力,而是輕微中毒的癥狀。”
“其中,甲醇因為經常冒出來,所以表現最為突出。”
“甲醇中毒,輕則頭疼,重則直接導致失明甚至喪命,葡萄酒就容易出現甲醇含量偏高的問題。”
“除此之外,釀酒發酵過程中,有可能出現有害微生物,導致酒快速變質,譬如變酸、出現大量粘稠泡沫等,影響口感。”
“自古以來,各種成功的釀酒配方和工藝,其實就是各種成功經驗的總結,能夠最大化避開雜醇、有害微生物的影響,提高釀酒成功率。”
“但是,產量低,成本不低,所以經濟效益有限。”
“現在不一樣...不一樣,即便是低度米酒,用了新工藝釀造,可以有效除雜醇,又避免有害微生物...”
李笠說著說著,睡著了。
這在黃姈預料之中,她讓人拿來薄被,親自給李笠蓋上。
并叫來今晚“輪值”的段玉英,交代了幾句,隨后離開。
轉到后院,來到釀酒的小院,看酒師釀酒。
一如李笠所說,彭城公府不是沒錢買酒,但能省則省,所以,從鄱陽弄來全套新式小型釀酒設備,自釀米酒。
黃姈聽李笠介紹過,這套設備其實是一套蒸餾器,而不是釀酒裝置。
具體過程也很簡單:將用于釀酒的糧食(米)煮熟后,冷卻,加入酒曲,發酵一段時間。
然后用蒸餾器蒸餾,把酒“蒸”出來,對于蒸出來的酒,要“掐頭去尾”。
掐頭去尾,指的是酒頭、酒尾。
酒頭,即蒸餾時,剛開始流出來的酒。
按李笠的說法,酒頭的“度數”很高,含有很多甲醇及其他雜質,這些物質,會讓酒的口感變得非常爆裂刺激,易上頭、后勁大。
酒尾,是指蒸餾到最后的一部分余酒。
酒尾的“度數”比較低,酒味很淡,因為含有一些微量的雜質,看著比較渾濁。
酒尾喝起來,口感酸澀,雜味很重,酒味寡淡,很難喝,所以要把酒尾掐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