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理是這個原理,操作起來,該怎么拿捏?
酒頭要掐多少?酒尾要去掉多少?這是秘密。
蒸餾的溫度怎么把握、控制?還是秘密。
同理,釀酒至關重要的酒曲該如何制備,同樣是秘密。
此外,不同風味的酒,在釀造過程中加入原料的配比,依舊是秘密。
而多次蒸餾,就能提升酒中的酒精濃度,這原理說起來簡單,可做起來,卻不那么容易。
具體工藝流程,當然是秘密。
這些秘密,是李笠花了許多錢,請釀酒老手不停地試,試了無數次,才慢慢摸索出來的成果,必須保密。
而且,這些工藝里還有不少的秘訣,如果不掌握,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。
偷學者照著樣子學個大概后,自己依葫蘆畫瓢照做,釀出來的就,味道卻很容易出問題。
黃姈不懂釀酒,所以來旁觀,不是為了學,而是想看看,李笠寄予厚望的酒。
酒能醉人,能讓人喝著喝著上癮,所以,李笠的一些期盼,都在酒里。
。。。。。。
夜,建康西南,秦淮河入江口南岸,不夜坊內,某酒肆包間,歡樂在繼續。
喝酒作樂的客人們,都有小娘子做伴,推杯換盞間,歡聲笑語此起彼伏,十分熱鬧。
祖珽在此請客,招待一眾屬下,因為費用可以在李笠那里“報銷”,且額度很高,所以祖珽施展“平生所學”,點起各種高檔酒菜。
加上“小費”給得利索,陪酒小娘子的表現也很不錯。
各種好酒不停地上,讓平日里饞酒卻囊中羞澀的吏員們喝得滿面紅光。
有好酒和美人助興,平日里沉默寡言的人,話也多了起來。
實在沒話說,喝酒就沒錯,反正要說的話,都在酒里。
但在祖珽面前,沒有喝了酒還是說不出話的人。
他慣會尋歡作樂,既然能勸良家為娼,自然能讓這幫屬下開口說話,放縱起來。
現在,大伙喝的是好酒,話題自然離不開酒,離不開酒的各種用途。
好酒主要來自鄱陽,而鄱陽的酒產量增加,所以酒的用途也多了起來,譬如用于烹飪的“料酒”。
用鐵鍋炒菜,可以將風味合適的酒作為“料酒”來調味,除魚、肉類的腥膻味。
這一烹飪技巧最初源自鄱陽,畢竟鄱陽也是炒菜的發源地。
然后隨著鐵鍋的擴散,漸漸普及,別處不說,建康城里的食肆、酒肆以及各類飲食場所,對于“料酒”的需求一直不斷。
而那些富貴人家,廚子炒菜更是不吝于用料酒。
另外,淮北地區,譬如徐州寒山,因為羊肉是常見肉食,炒羊肉時,酒就成了除腥膻不錯的調味劑。
酒不僅可以喝。還可以調味,所以需求量進一步增加。
但是,以傳統工藝釀酒,產量總是捉襟見肘。
而能夠實現大批量釀酒、并保證酒的品質不差的鄱陽,就成了“酒都”。
“賣瘋了,酒都賣瘋了...”一名吏員哼哼著,滿嘴鄱陽口音,“鄱陽酒場的訂單,一直都沒停過。”
“釀出多少壇酒,連庫房都待不了多久,就被貨主提走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