算算年紀,巫蠱案里差點成了“犧牲”的這個阮氏,和已經入宮的張氏年紀相仿,難道...
可即便這阮氏才是真正的張氏,和詛咒皇帝有何干系?
“這玉佩,難道是那阮氏隨身之物?”蕭大款問,心中警惕。
因為覺得情況不對:怎么就扯上張氏了?
一名官員回答:“阮氏否認此玉佩為其所有之物,那嚴氏也否認此物為阮氏所有,因為之前從未見過。”
這讓蕭大款有些錯愕:那是怎么回事?
官員補充:“大王,阮氏的生辰八字,和皇后相符,這是太后確認過的。”
“和皇后相符?”蕭大款再次疑惑起來,他想不明白,這幫賊人如此折騰,到底想干什么。
幾個官員相互間交換了一下眼神,有些猶豫。
他們找來幾位道士,查看賊人所行巫蠱之事到底有何意圖,然后根據道士們的看法,總結出一個可能。
現在,他們猶豫了一下,決定還是如實上報:
依幾位道士的看法,賊人所行妖法,譬如那圖案,怎么看,都不像是已知的任何一種巫蠱、厭禱之術。
且作法的結果居然是喚出一個著甲骷髏,看樣子是要行兇。
那么,骷髏口中咬著的小木人,毫無疑問是針對皇帝。
作為“犧牲”的阮氏,生辰八字和皇后相同,或許,賊人是要以阮氏的性命,“告訴”骷髏,另一個行兇對象是誰(皇后)。
而玉器,自古以來都是辟邪之物,那骷髏為邪物,卻把這玉佩攥在手中,恐怕,是要根據玉佩來判斷不能殺誰。
玉佩,曾為張纘所有,那么...
“沒有證據,怎么能如此推斷!”蕭大款脫口而出,有些坐不住了。
巫蠱案查來查去,查出如此“可能”,那是會另起風波的。
幾位官員默不作聲,他們當然知道如此推斷,會惹來更多的麻煩,但思來想去,也只有這么解釋,才解釋得通。
不然那幫賊人,弄個玉佩做什么?
蕭大款驚覺自己失態,擺擺手,官員們識相告退。
過一會,他起身來回走動,越想,越覺得事情比想象中的嚴重。
巫蠱案,有人詛咒皇帝和皇后,必須一查到底。
但是,賊人詛咒皇帝和皇后的同時,似乎要保妃嬪張氏,這...
這意味著,幕后主謀,和范陽張氏有關?
萬一查到后面,真的如此...
那么,當初提議以張氏為皇帝妃嬪的蕭大款,搞不好就有了嫌疑。
然而他和此案并無半點干系。
蕭大款知道,若巫蠱案不徹查,太后絕不會滿意,皇帝恐怕也會有想法,更別說皇后之父李笠。
若徹查,搞不好連他都會被懷疑。
真是左右為難。
蕭大款覺得有些頭疼,這件案子里里外外透露著一絲絲詭異,既是因為那半截骷髏,也因為涉案的阮氏、玉佩,扯出另外的事情。
若此案,是有人故意布的局,那么,對方的真實目的,搞不好是妃嬪張氏,或者,是針對他。
怎么辦?
蕭大款一時半會想不到應對之策。
想著想著,忽然想到此案的起因:回京述職的合州刺史司馬消難,欲納阮氏為妾。
這件事,是因司馬消難納妾而起,莫非...
蕭大款想了想,覺得是自己想多了:很明顯,司馬消難純屬倒霉,買一美人,卻因此撞破一件大案。
畢竟,司馬消難叛齊入梁,在梁國沒什么親朋故舊,也沒什么利益瓜葛,更不可能參與權力爭斗。
算計輔政藩王做什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