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河郡治,武城,剛從鄴城趕來的和士開,入了城外軍營后,顧不得風塵仆仆,直接找到主帥、趙郡王高睿。
要求對方立刻揮師南下,前往南邊(其實是西南方向)的館陶,將攻破館陶的梁軍殲滅。
高睿已經知道館陶失守,因為白溝上漂來大量兵卒尸體,一看,就知道白溝上游館陶出事了。
但正因為有大量浮尸漂下來,所以高睿判斷,占據館陶的梁軍是故意這么做,目的就是希望他率軍往館陶而去。
對方孤軍深入,求的是速戰,他決不能上當,所以要沉住氣。
梁軍是從聊城出擊,攻打西邊的館陶,那么,他可以分兵去取聊城,斷其糧道,將愈發冒進的這支梁軍困在館陶。
只要十余日,對方必然因為缺糧而軍心大亂。
屆時,才是決戰的好時機。
“等個十余日?”和士開看著高睿,冷笑起來:“大王莫非想請徐州賊到鄴城作客?”
這話就過分了,高睿心中不快,但不好發作,因為和士開是皇帝高湛的心腹,如今是給事黃門侍郎,為“八貴”之一。
對方突然來武城,明顯是奉了高湛之命來督戰。
高睿不想如梁軍所愿,這么快便決戰,試圖挽回:“侍郎莫非認為,徐州賊是流寇,輕易就能殲滅?”
和士開搖頭:“當然不是,但正因為如此,陛下憂慮,館陶西距鄴城也就一百余里。”
“大王若讓徐州賊盤踞館陶十余日,形勢會越來越危險。”
“徐州賊占了館陶,即便不往鄴城而去,也可往南走,直達濮陽津北岸。”
“濮陽津南岸官軍營壘如今危在旦夕,梁賊晝夜攻打,未必能撐多久。”
“一旦讓更多梁賊渡河,與徐州賊合兵,大王覺得,陛下會怎么想?”
高睿剛聽說濮陽津(南岸)被梁軍晝夜攻打,心中一驚,但想到一個可能,問:“濮陽津守了幾日?”
和士開面無表情:“若算今天,四日。”
“這...”高睿想說梁軍恐怕是佯攻濮陽津,所以未盡全力,不然按照對方以往的攻堅表現,拿下黃河南岸濮陽津營壘,不需要這么久。
如果對方的最終目標是鄴城,不該在濮陽津耽擱這么久
他認為,梁軍這就是營造一種假象,讓己方斷定,占據館陶的徐州軍,是要南下攻打濮陽津北岸,以策應更多的梁軍渡河,進攻鄴城。
所以,對方明顯想要速戰,在館陶嚴陣以待,己方若急著決戰,正中對方下懷。
對方是想要盡快決戰,殲滅官軍主力,之后,才會考慮對鄴城發動進攻,或者繼續襲擊各地。
但這話不能說出來,因為他無法保證梁軍對濮陽津的進攻是佯攻。
一開始,梁軍渡河進入河北,高睿勸皇帝乘著徐州軍來犯,布下天羅地網,將其堵在河北,然后殲滅。
因為高睿頗得高湛信任,于是掛帥出征。
他故布疑陣,讓位于聊城以東的梁軍,以為官軍主力在聊城、館陶一帶,擋在鄴城面前。
自己則率軍迂回,經聊城以北的清河郡地區往東去,要繞到梁軍后面(東面),斷對方退路。
還廣撒騎兵,攔截梁軍游騎,不讓對方探出己方主力動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