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想到聊城一戰,五千余騎兵戰敗,使得館陶暴露在對方面前。
而梁軍騎兵瘋了一般四處亂竄,居然有一支騎兵突破攔截,跑到清河郡,摸清楚他們的動向。
于是,聊城梁軍直接攻打館陶,并拿下城池,對鄴城構成了威脅。
如此一來,皇帝坐不住了,不想再等,現在他再怎么分析敵軍動機,恐怕都難以讓皇帝心安。
然而就這么去館陶,與梁軍決戰,高睿覺得不妥,畢竟,對方兵力構成,以驍勇善戰的徐州軍為主。
徐州軍猛如虎,他們不該如其所愿,在館陶決戰。
和士開見高睿不語,便讓一同趕來的領軍將軍、巨鹿郡公高長恭入帳。
高長恭為高澄之子,當今天子侄兒,驍勇善戰,為宗室之中的后起之秀,和士開不說那么多廢話,直接問:
“陛下命巨鹿公率軍助戰,定要將徐州賊殲滅,大王還有何疑慮?若能全殲徐州賊,這可是大功一件!”
高睿還能怎么說,皇帝這么安排,他若是不肯出戰,怕是要被臨陣易帥了。
。。。。。。
天色昏暗,北風呼嘯,館陶北,曠野里,梁、齊兩軍對峙,梁軍在東,齊軍在西,自卯時開始布陣。
梁軍主帥梁森,排開了他的四萬大軍,另有兩千兵,守著館陶城。
梁軍左翼步騎,由行軍都督東方白額率領,麾下兵力,為徐、兗州軍府營兵混編。
右翼步騎,由行軍都督趙清率領,麾下將士主要為參戰的淮東府兵諸軍。
游軍,為云騎將軍李昕率領,麾下均為騎兵,過半兵力抽調至禁軍,另一部分,是從諸軍抽調、混編的騎兵,經歷過青州之役。
中軍,為徐州軍構成,前軍主將為徐州州將夏侯安。
東方白額、趙清和夏侯安,都是出自徐州軍的將領。
中軍后軍,由主帥梁森親自指揮,為全軍總預備隊。
梁森已經得知,當面齊軍主帥,為齊國宗室、趙郡王高睿,其人能力出眾,無論是治軍還是治民,都很有成績。
而對方的兵力,大概是五萬左右,騎兵不少,打起來,即便己方獲勝,恐怕也只能是擊潰,難以將其殲滅。
若己方輸了,怕是要全軍覆沒,跑都跑不掉。
辰時,戰斗開始。
梁、齊兩軍不約而同從兩翼開始推進,戰場北面,齊軍左翼騎兵出動,各小隊宛若一條條長蛇,扭動著身軀向東而去,迎向梁軍右翼騎兵。
兩軍距離拉近,齊軍騎兵猛地轉向,側身拉弓,以騎射密集放箭,箭矢如同蝗蟲般飛向梁軍騎兵。
箭雨中,不少梁軍輕騎滾翻落馬,因為摔倒的人、馬不少,導致后續騎兵匆忙勒韁躲避,激起一陣陣塵土,隨即陣型混亂。
齊軍輕騎繼續騎射放箭,卻見塵土飛揚之中,數隊人馬俱甲的騎兵沖了出來,箭矢落在對方身上,似乎不起任何作用。
這是梁軍具裝騎兵,竟然在一開始就投入作戰,在輕騎的掩護下,不慌不忙向齊軍弓騎靠過去,很快將其“趕走”走。
隨后轉彎,依舊在己方輕騎掩護下,徑直往齊軍左翼步陣撞去。
這時,齊軍左翼剛好和梁軍右翼碰撞,雖然側翼也有長矛兵,但面對梁軍具裝甲騎不要命的直接沖鋒,步陣還是被撞出一道道缺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