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大臨的座艦,在幾艘金翅船的護送下,穿過漸漸稀薄的煙霧墻,他不用千里鏡,就能看見前方戰況:
廣袤的彭蠡湖面,敵軍船只已經四散奔逃,可見倒轉回去的火船,已經燒掉了這些人的膽氣。
蕭大臨這邊,右翼“游擊船隊”,不需要特意迂回,就已經借助北風,與本陣船隊一道,向南“平推”。
敵軍小船跑得快,如鳥獸散,但大船們動作遲緩,或許是調頭時花了太多時間,如今落在后面。
對于蕭大臨而言,這些試圖逃跑的大船,和己方本陣很近,可謂近在咫尺。
卻見對方的這些大船,兩舷伸出長棹,然后開始劃水。
仿佛一個個身形臃腫的短胖蜈蚣,掙扎著要逃!
蕭大臨用千里鏡看得明白,這些船之中,多有“黃”字旗飄揚。
按照之前斥候所探,李笠的妻兄黃氏兄弟,就是糾集逆賊占了鄱陽,并妄圖以烏合之眾抗拒王師的賊首。
蕭大臨認為,那些被鼓動起來的愚夫,正是因為黃氏兄弟的身份而被迷惑,而李笠想要鼓動鄱陽百姓造反,目前就只能依靠妻兄幫忙。
所以,只要此戰將黃氏兄弟抓獲、擊殺,王師兵臨鄱陽,烏合之眾們沒了主心骨,必然一哄而散。
“追,追!!”蕭大臨下令追擊,不放過眼前這幾尾大魚,一開始主張全力進攻的將領們,這時覺得追擊有些冒險。
趕緊勸:“大王,可記得戰前布置?提防有詐!”
“詐什么詐,他們也是大船!我軍是大船追大船,怕什么擱淺!”蕭大臨反駁,“趁他們手忙腳亂,就該一鼓作氣,追到底!”
“絕不給他們再次聚集黨羽的機會,我軍要一口氣,追到鄱口!”
左右覺得這話也有道理,便紛紛傳令下去,奮力追擊。
即便沒能擊殺賊首,己方乘著逆賊兵敗、潰散,一口氣抵達鄱口,兵馬登陸,直取鄱陽。
那么,逆賊尚未來得及收攏敗兵,鄱陽便已易主,這些烏合之眾沒了城池做依靠,只能四散躲藏,所以....
追,全都追上去!
眾人看著前方倉皇南逃的敵軍大船,不再擔心什么,各船棹手伸出長棹,也開始棹、帆并用,提升船速。
一追一逃,不知過了多久,指揮船隊乘勝追擊的蕭大臨,發現見己方前軍大船忽然速度放慢,最后停了下來。
他還沒來得及驚訝,卻見越來越多的大船停下。
前軍受阻,導致后續船只不得不放慢速度,紛紛往左右避讓,因為是順風行船,船速很快,有些避讓不及的船只甚至發生了碰撞。
而許多往四周繞行的船只,漸漸停了下來,船上人員發現,自己的船竟然擱淺了。
連帶著整個船隊的隊形漸亂,許多小船放棄追擊,掉頭回來,護在船隊周圍。
中軍,蕭大臨看著前方揚長而去的敵軍大船,覺得難以置信:“他們怎么沒事?”
“我們怎么就擱淺了?”
這個問題,左右也想問,但他們沒空多想,發現四周情況不對:那些四散奔逃的敵軍小船,又慢慢聚攏過來。
前方逃跑的大船,慢慢轉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