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得加糧。”
這是大當家畢萬頃對曲亮的答復,其實就是討價還價。
他雖然沒有萬頃良田,但手下有千余“好漢”,如今收錢糧替人消災,講的就是“看錢糧辦事”。
曲亮對這個回答毫不意外,問:“那,不知大當家的意思?”
畢萬頃咧嘴笑起來,森森白牙似乎閃爍著寒光:“一萬石,如今日子難過,好歹,的給弟兄們籌集兩三個月的口糧。”
“一萬石?這...”曲亮覺得為難,因為這是加價,加一萬石糧食,太多了。
畢萬頃見對方猶豫,便說:“你也別嫌多,我這是只能做一次的買賣,完事之后,得四處躲藏,沒有糧食,人心就散了。”
“我劫了盧家的親,必然得罪不少人,一旦被人察覺,這太湖是待不下去了,風險就在那里,你們覺得不合適,可以,另外找人吧。”
曲亮試圖討價還價:“可搶了親,那貌美如花的小娘子,就歸大當家享用了,若大當家看不上眼,跟許家開價,讓他們花錢糧來贖女兒,也是...”
話沒說完,畢萬頃擺擺手:“那小娘子漂亮又如何?我惡了盧、許兩家,一旦事發,太湖就待不下去了,若跟許家要贖金,這事可不好操辦。”
“抓了人,得當日做交易,一手交錢,一手交人,不能過夜,如此,這小娘子的名聲才保得住,若過了夜,恐怕許家也不想出大價錢了。”
“那么,我得提前做布置,才好當日抓人,當日放出風聲,當日領贖金,當日放人。”
“許家人可不是好糊弄的,我提前布置,一旦走露風聲,把你們東主的事情辦砸了,算誰的?”
“不是我自夸,這湖里的大當家那么多,有多少個,敢同時得罪盧家和許家的?”
“而且動手時,刀箭無眼,萬一死了兩家之中要緊的人,這仇可是不死不休,我多收一萬石糧食,多么?”
曲亮聽了,腹誹不已:當然多,因為“本金”就很多了。
不過,對方臨時加價,也算是在東主算計之中,此事必須盡快定下來,但又要盡可能保密,所以,曲亮可以“臨機決斷”。
“既如此,也罷,糧食,我會讓人先送一半過來。”曲亮做了決定,畢萬頃笑起來:“干脆!行,這件事,包在我身上!”
又說了一會,曲亮正要告辭,離開這處湖汊,畢萬頃問:“那盧家小娘子,果真漂亮?”
曲亮回答:“聽說是很漂亮,怎么,大當家有何想法?”
畢萬頃說:“你家東主,就沒想過金...金屋藏嬌?把小娘子收了,爽一爽?”
“事關重大,若藏了人,容易走漏風聲。”曲亮笑了笑,他知道對方是想找個借口多要錢糧罷了。
告辭后,曲亮走出樹林,來到湖邊,登上自己來時乘坐的漁船,往湖汊外湖面而去。
他家東主想要做的事,就是釜底抽薪,但在那之前,得煽風點火。
挑動吳郡...不,如今是吳州...挑動吳州幾個大戶起來鬧事。
其中,少不了盧、許這兩家大戶。
許家有女,到了嫁人的年紀,據說有美色。
本來許家還在給自家女兒尋個好姻緣,不過聽說昏君要在三吳地區選美人入宮,于是許家急了眼,立刻給女兒定了親。
親家是同為大戶的盧家,兩家為免夜長夢多,就要在年前,把婚事辦了。
按風俗,許家會派人去盧家接新娘,那么,這就是煽風點火的好機會:
有人半路劫走新娘,盧、許兩家必然暴跳如雷,接著,發現劫走新娘的賊人,居然是官府派人假扮的...
聯想到昏君要選美的傳聞,可想而知,盧、許兩家必然一肚子火,再加以撩撥,就要爆發出來。
只要這兩家動起來,就足夠吳州亂一陣子,而其他地方,本來就對朝廷檢籍、檢地不滿的大戶,也會跟著推波助瀾...
等到水一混,許多地頭蛇不需要別人鼓動,自己就會動起來,渾水摸魚。
屆時,他們再挑唆太湖里的水寇,襲擊沿湖地區,尤其襲擊各地進行檢籍、檢地的地方官吏。
朝廷不放心本地人出身的吏員辦事,特地調來大量官吏,主持檢籍、檢地,只要將這些人擊殺大半,或者迫使對方不敢出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