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大量士族子弟而言,自家土地從今年秋天起就要繳納租賦,自己本人就要服勞役,除非花錢免役。
在收入大減的情況下,許多人不太想花錢免勞役,但也不想服勞役,不想和卑賤的百姓一起去修橋補路,看守庫房、水塘。
畢竟,高高在上的士族子弟,怎么可以從事如此污濁之事?
可朝廷是不會給士族免勞役的,怎么辦?
朝廷給了一些個不錯的選擇,譬如,凡戶籍為士族的人,服勞役時,可以去印刷作場以及對應的校書局署干活,負責校書。
這是文事,可不污濁,而且官府還包吃住,并且提供一項便利:有很多書可以看。
來服勞役的士族子弟,可以看到許多平日看不到的書籍,增加見識。
所以,消息傳出去之后,建康的校書局,就成了士族子弟向往的服勞役之地。
建康內外聚居著大量士族,所以來校書局服勞役很近,甚至可以回家住宿。
校書局里有煤氣燈,有大量書籍,來服勞役的人,工作之余,可以盡情看書,伙食又不錯,住宿條件也好。
然而,校書局不可能容納建康內外那么多士族子弟來服勞役,于是,為了爭“名額”,少不了各種請托。
顏之推可不想招惹這種麻煩,所以,還是希望早點離任,離開這是非之地。
因為再往后,更大的麻煩就來了:建康校書局,要負責考試試卷的統一印刷。
是什么考試的試卷?
科舉考試。
新朝新政,要以考試選拔人才入仕,其實這就是國子學考試入仕制度的變革,將參加考試的資格放寬:
由必須是國子生,放寬到可以是尋常百姓。
那么,印刷考卷的建康印刷作場,以及校對考卷的校書局,臨考前,就容易出事:肯定會有人千方百計要窺探試卷內容。
顏之推可不想碰這種麻煩,所以,還是回去當中書舍人為好。
不過,他和許多人一樣,很關注這個正在醞釀的科舉考試制度。
因為關注的人很多,許多內幕消息不脛而走,傳得沸沸揚揚,顏之推便知道一些。
譬如,參加考試的考生分士、庶,即科舉考試分士榜、庶榜。
譬如,考試計劃分三級,第一級是“鄉試”,在縣范圍內進行。
這一考試的作用類似于最低門檻,目的是初步篩選具備參加考試資格的讀書人,免得那些連字都認不全的人也參加考試、濫竽充數。
第二級是“州試”,通過“鄉試”的考生,可以到州治參加考試,州試上榜后,等同于具備國子學學生的水準。
第三級是“省試”,通過“州試”的考生,到京城(或行在),參加尚書省主持的考試,這場考試,就等同于梁國時國子學的考試。
在省試考試中上榜者,就能入仕,無論士、庶,起家流內官。
僅僅這兩個消息,就能讓無數人激動萬分:憑學問,通過考試入仕,起家流內官,這在以前可是不敢想的。
雖然,之前梁國的國子學也有考試入仕制度,但想要獲得入國子學讀書資格、成為國子生,這可不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