濟水北岸,行軍中的楚軍,得外圍斥候告警,知道大量敵騎出現,便將隨行車輛連成一個個車陣,相互靠在一起。
當齊軍軍騎兵涌來時,楚兵聚集在一個個車陣中,做好了戰斗準備。
有輕騎靠近車陣,卻被射出的箭矢逼退,這些輕騎卻沒走遠,繞著車陣外圍轉來轉去。
抵達的齊軍騎兵越來越多,不一會,齊軍主帥、咸陽王斛律光也趕到了,策馬停留在一個土丘上,用千里鏡看著眼前戒備森嚴的楚軍車陣。
這支楚軍,以步兵為主,騎兵不過千,兵力看上去大概有五六千。
各車陣完好,靠在一起,暫時沒有破綻,強攻的話...
他環顧四周,只見己方騎兵越來越多,明顯多于這支被圍的楚軍。
雖然圍住的不是楚軍騎兵主力,但吃掉這幾千人,也能震動河南,讓那些如影隨形的敵軍,愈發焦躁起來。
斛律光很快做了決定,讓各部兵馬分頭行動。
一部分在楚軍車陣外圍輪流游蕩,迫使對方一直結陣,無法行軍。
其他人,向外圍散開,要在數十里范圍內展開搜索。
他判斷這支有數千步兵的車隊是個誘餌,一旦己方在此逗留過久,敵軍騎兵就會圍過來。
因為之前斥候就偵察到這支軍隊的行軍路線,可以說是直來直往:從西面濟陰方向,沿著濟水一路向西。
隨行有大量馬車,看上去是在運輸糧草,是個規模不小的運糧隊。
但是,斥候們根據車轍的深淺程度,以及沿途并未有明顯米粒、谷殼、草葉灑落的情況來判斷,認為這是誘餌:
車上未必載著大量糧草,之所以看上去車隊浩浩蕩蕩,無非是為了吸引他們來攻。
斛律光得了斥候們的匯報,思考后,也得出同樣判斷:這是敵軍故意放出來的誘餌,引他們上鉤。
己方兵馬入了河南以后,基本上搜刮不到太多糧食,所以得知有“楚軍運糧隊”接近,必然忍不住要去攻。
如此一來,就中了對方的計,這支隊伍沿著濟水向西走,周圍肯定有騎兵尾隨。
一旦齊軍為了奪糧而強攻車隊,很容被尾隨而至的楚軍騎兵襲擊,或者“咬住”,再也甩不開。
相互算計,真是煞費苦心。
斛律光之前做了布置,故意讓楚軍發現自己兵馬的蹤跡,本來是想要引對方奮力追擊,然后落入自己設下的伏擊圈。
結果,對方很謹慎,不肯窮追不舍,現在反倒派出一個誘餌,大張旗鼓的來引他上鉤。
斛律光看著遠處的楚軍車陣,笑著搖搖頭。
他麾下騎兵眾多,基本是一人雙馬,所以,即便楚軍如此設計,他也有自信,連餌帶人,一起解決了。
眼下著這車隊,既然被圍,那就死定了。
你們想走?沒門!
他只需要派少量騎兵在外圍轉悠,就能盯死這支隊伍,五六千人,等于是將死之人,什么也做不了。
其他楚軍若來,面對己方大量騎兵,下場只有一個。
斛律光想著想著,很快想到了黎陽。
蘭陵王高長恭,率軍駐扎黎陽山,和黎陽守軍互為犄角,要拖住來犯楚軍,守住鄴城南面門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