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竟,黎陽距離鄴城不過百里而已。
而斛律光率軍進入河南,就是要尋找河南楚軍破綻,殲滅幾支兵馬,搞得河南雞飛狗跳,迫使北犯的楚軍南撤。
現在,他不知黎陽那里戰況如何,如今在河南,和大量楚軍周旋了十幾日,也該有戰績了。
否則,再這么拖下去,可不妙。
楚國國主,是大名鼎鼎的李笠,斛律光可不認為對方沉默了五年后忽然揮師北侵,是臨時決定。
此人親自率軍出征,可不會那么容易善罷甘休,黎陽那邊,未必能撐太久。
畢竟,對方有神秘的大威力兵器,十余年前就以此攻入鄴城,現在,更不會被黎陽阻擋太久。
想到鄴城,斛律光就想到了女婿、皇帝高緯。
高緯成日里尋歡作樂,不理政務,朝政為和士開等佞臣把持。
若黎陽失守,楚軍逼近鄴城,這幫佞臣搞不好會攛掇皇帝跑去晉陽,讓別人來守鄴城。
真要是這樣,就麻煩了:大敵當前,皇帝卻丟下京城跑了,此舉必然導致鄴城軍民人心惶惶。
不過,高緯任用的大臣之中,尚書仆射唐邕倒是有真才實干,能文能武,所以斛律光出征前,勸得皇帝以唐邕來主持鄴城防務。
所以,黎陽那里,應該還能撐一陣子吧?
斛律光琢磨著戰局,不知不覺入了神,不知何故,心中有些不安。
他越發覺得,自己該回去,而不是在河南耗下去。
不知過了多久,隨從低聲提醒:“大王,敵陣有動靜!”
斛律光聞言,用千里鏡一看,卻見楚軍車陣里,已經搭起了一個架子。
架子還在搭建中,目前大概有兩丈高,仿佛是修建井欄(可以容納大量弓箭手居高臨下射擊的高層建筑)
斛律光看了一會,覺得有些不妙:楚軍似乎早有準備,架子搭得很快。
若是為了讓弓箭手居高臨下放箭,這就有些多余,更可能是作為望樓。
他有從楚軍那里繳獲的千里鏡,對方自然不會缺這玩意。
這里地勢平坦,楚兵在高臺上居高臨下,用千里鏡可以將方圓數里甚至十余里的動靜看清楚。
那么...
斛律光想到細作探來的軍情:河南各地堡壘,距離在數里左右,相互間能以望樓上的千里鏡佐以燈光、圖案傳遞消息。
所以,眼前楚軍車陣里升起來的高架,怕不是用來向周圍傳遞消息。
他們等在這里守株待兔,一舉一動,會被眼前楚軍以高臺望樓向四周傳遞,譬如在布上寫大字,然后掛起來。
外圍楚軍斥候用千里鏡看望樓上懸掛的布,就能將這里周圍的情況弄清楚。
若如此,趕來的楚軍,就能從容應對,而他們,很容易被對方包圍。
“撤,傳令,撤退。”斛律光很快做出了決定,取消此次“圍獵”。
他率兵進入河南,冒著極大風險和楚軍周旋,眼見著“獵犬們”越來越多,靠得越來越近,可不能自大。
實在不行,寧可撤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