鄴城西郊,軍營里,坐立不安的兵卒們,眼巴巴看著轅門方向。
今日一早,有司召集軍將入城議事,于是,所有人都盼著朝廷發犒賞。
南賊已經撤了,鄴城轉危為安,而他們年前就離開家鄉,隨軍入京駐防,年沒得過,又風餐露宿,辛苦得很。
到了鄴城,住也住不好,還要擔驚受怕,元宵節也沒得過,家里情況如何,也不知道。
好不容易熬退了南賊,雖說他們沒有打仗,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,朝廷應該犒賞的。
不然,我們跑來京城勤王,不是白辛苦了?
許多人都這么想,而軍中到處都在傳,說朝廷會犒賞勤王將士。
所以大伙都眼巴巴盼著好消息傳來。
今日有司召集軍將議事,一定是要落實這件事!
軍營一隅,一個兵卒就在向同伴們講述自己聽到的傳言。
“我聽說,聽說的啊,就這么一說,大伙就這么一聽...”
他故意放慢語速,調起同伴的胃口,“朝廷犒軍,除了酒肉管飽,至少每人十匹布,兩千錢,二石麥!”
有人不信:“真的假的,當官的能有這么慷慨?”
雖然嘴上說不信,但心里卻頗為期待:真要是這樣,也不錯的。
“我只是聽說,信不信,在你們了。”那兵卒把手一攤,“反正,今天或許就能見分曉。”
他這么一說,其他人愈發期盼起來,盼著朝廷好歹發些賞,讓大伙不要白白忙活。
畢竟,大伙年沒得過,跑來京城吹北風,又擔驚受怕,真的很辛苦。
那兵卒見同伴們都滿臉期待,不再多說,聽著同伴議論時事,心中想著事情,只覺無法理解:
怎么回事?官軍明明占了黎陽、距離鄴城不遠了,再加把勁就能攻入鄴城,怎么就撤軍了?
他想不明白。
不過,作為潛伏的細作,他和同伴們收到了命令:盡可能造謠,說“朝廷”要犒賞勤王的將士。
這個命令,讓他愈發不明白:這不是明擺著的事么?楚軍撤退,鄴城轉危為安,齊國朝廷是肯定要犒賞勤王將士們的呀!
不然,那么多將士,還有隨軍青壯,年前大老遠的跑來鄴城,有年沒得過,還得擔驚受怕,不犒勞的話...
不犒勞的話,下次誰還愿意出力?
他認為犒軍是必然的事情,不明白“上頭”的安排有何意義,不過,既然“上頭”這么要求,他便照做。
所以,朝廷犒軍的消息,在他和同伴們的努力下,很快就傳遍鄴城諸軍,而今天,似乎就要見分曉了。
不一會,軍營里喧囂起來,翹首以盼的兵卒們,漸漸得知一個消息:
朝廷會派人攜帶酒肉犒勞勤王諸軍,然后各軍要返回駐地。
這下,許多人失望不已:一頓酒肉就完事了?
犒賞呢?不是說要發錢糧么?
大伙辛辛苦苦入京勤王,一頓酒肉就打發了?
正所謂期望越大,失望越大,一開始,其實兵卒們沒指望能有什么獎賞,畢竟他們沒打仗。
可當傳言傳得眾所皆知之后,大伙有了盼頭,盼著朝廷發錢糧,多多少少都發一些。
結果就只有一頓酒肉,吃完就要走人了。
不少人憤憤不平:“走就走,誰稀罕待在這里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