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美酒,另有用途。
。。。。。
數日后,下午,皇宮,入宮覲見太后的宇文直,一邊走一邊哼著歌,心情大好。
他協助宇文護破獲了一起刺客行刺案件(未遂),立了大功,表明了忠心,所以,即將重獲重用,如何能不高興?
宇文直隨后想起案情。
說來也夠驚險的,一直討好他的那個商賈馮恢,居然有問題,處心積慮挑撥他和堂兄宇文護的關系。
然后想讓他行個方便,方便一伙乘機刺殺宇文護。
還好,宇文直腦袋沒有完全發昏,想清楚了利弊,果斷去向宇文護坦白。
于是,馮恢等人被一網打盡,奈何,對方及其同伙服毒自盡,未能生擒。
即便如此,宇文直也得了宇文護的贊賞,“死灰復燃”已成定局,先前的怨氣,自然就消散了。
不一會,他見到了太后叱奴氏,太后果然一邊看歌舞表演,一邊喝酒,佐以小菜。
酒是什么酒?來自楚國的“江南春”,而且是前不久宇文直送進宮的。
當然,為了太后的健康著想,這“江南春”喝的時候要兌過。
太后喜歡喝酒,身為一國之君的宇文邕多次勸阻無效,作為皇弟的宇文直雖然也有些擔心,不過,既然太后喜歡,他當然要盡孝心。
所以,前幾日從馮恢那里又得的一些好酒“江南春”,宇文直將其中幾瓶獻給太后,這就是孝心。
宇文直陪著太后說話、看歌舞,也喝起酒來,不一會,宇文邕到。
宇文邕當了十一年的皇帝,一直老老實實,所以和掌權的堂兄宇文護相安無事,因為沒有實權,其實每日里沒什么事可以做,常來太后這里陪著說話。
但母子三人同聚一堂的機會較少,所以宇文邕得知弟弟入宮了,趕緊過來。
結果見太后在喝酒,弟弟不勸倒也罷了,還跟著一起喝,心中不悅,卻沒有表現出來。
入座后,宇文邕問:“豆羅突,聽說有刺客意圖行刺大冢宰?”
太后聞言一愣,緊張起來,看向宇文直:“這是怎么回事?”
“嗨,未遂,未遂。”宇文直笑起來,擺擺手:
“是往日里討好我的那個商賈馮恢,他們想騙我,讓我當過墻梯,對大冢宰不利,結果被大冢宰一網打盡了。”
“不過,這些人畏罪自殺,沒能生擒。”
原來如此,太后放了心,她就怕這件事牽扯到兒子宇文邕。
宇文邕之前就聽人提起過這件事,現在聽宇文直說了一下,沒再多問。
心中卻冒出一個念頭:如果...
這念頭一閃而過,他沒有細想。
兩位兄長的結局,說明了提防“隔墻有耳”有多重要,他已經忍了十一年,還得繼續忍下去。
不可以表露出任何“不對勁”的情緒,否則,就容易被“那個人”察覺。
叱奴氏見兩個兒子都在,心中高興,也讓宇文邕喝酒,宇文邕不好掃興,便陪著“姊姊”(北地對母親的稱呼)和弟弟一起喝酒、聊天。
雖然他擔心太后喝酒過多對身體不好,但來自楚國的好酒“江南春”,確實不錯,所以宇文邕其實很喜歡喝。
喝得半醉半醒之際,仿佛所有煩惱都消失不見了,這種解憂的方式,讓他熬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。
聊了一會,因為臨近傍晚,宇文邕便和“姊姊”、弟弟一起用膳,再多說一些話。
畢竟弟弟難得入宮,難得母子三人聚在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