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笠放下資料,收拾好書案,走了出去。
中年人,工作、生活壓力大,若天天吃宵夜,借酒澆愁到半夜,遲早啤酒肚、謝頂。
李笠摸了摸頭頂,確定自己頭發濃密,又摸摸腹部,確定那里不是大腹便便。
他并不是經常吃宵夜,今夜吃了,明天的鍛煉量得加。
來到案邊,見今晚“輪值”的段玉英笑瞇瞇的看著自己,于是有些好奇,伸頭一看:原來罐子里盛的是蠔干干貝蝦仁粥。
他看到了蠔干,立刻聯想到了中毒身亡的周國皇帝宇文邕。
“是蠔干干貝蝦粥啊...”李笠坐下,等著段玉英給他盛一碗出來。
然后眼前一花...
各自摻有無毒化合物的幾種食物,在胃部相遇后,產生有毒的新化合物...
譬如,無毒的蠔干,無毒的“江南春”,當中,含有無毒的砷化合物,以及另外的化合物。
它們在胃里相遇,就會變成有毒的砷化合物——砒霜,以及另外的有毒物質,“藥效”就是中毒、吐血。
這種“分頭行事”的投毒方法,若對食物試毒的人,是分類試毒的話,就防不住了。
很遺憾,周國宮內試毒制度,是對食物分類然后分人來試毒的,這一點,楚國的細作確定無誤。
之所以如此,是因為內侍試毒的同時,還要試味道,于是,食物和酒水,不能混在一起試。
皇帝喜歡吃蠔干炒雞蛋,這香噴噴的蠔干炒雞蛋,內侍甲嘗過,沒事;
皇帝也喜歡喝好酒,那么,入口后“燒”喉嚨的“江南春”,內侍乙嘗過,沒事。
既然都試過了,沒問題,自然要呈上去,結果...
但為了讓烈酒有機會被宇文邕喝到,可不容易,因為宇文護對宇文邕的飲食盯得很緊。
通常情況下,“反常規”入宮的食材、食物、飲料,都會被剔除。
但是,忠心保衛大冢宰的皇弟宇文直,孝敬太后的烈酒,是不會受懷疑的。
要做到這一點,必須付出代價。
此次行動付出的代價,就是潛伏長安多年的幾位資深特工,用自己“行刺未遂”后的自行了斷,換得那加了“料”的烈酒,被得意洋洋的宇文直帶入宮。
幾條人命,換取不到百分之五十的刺殺成功率,作為決策者的李笠,給出的承諾可不能少,不然會寒了“一線員工”的心。
“三郎?”段玉英的輕聲呼喚,讓李笠回過神來:“嗯好,我吃。”
他吃了幾口粥,感覺味道不錯,不過呢...
“我說,這粥里放的蠔干,也太多了吧...”
李笠說著說著,覺得不對勁,看著段玉英:“你...哎喲,我是說過蠔干壯..壯...咳咳,可不能...”
“沒呀,妾只是想三郎補鋅...”
段玉英笑起來,笑容帶著別樣意味,“蠔干或者生蠔,富含鋅,多吃能補鋅,對身體好,這可是三郎說的。”
“呃...”李笠覺得今晚怕是不得消停,段玉英勸他多吃粥的表情,感覺有點像某個場景...
三郎,該吃藥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