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敵人,有敵人!!!”
呼喊聲打斷了庫頭的思緒,他抬頭一看,前方風塵之中,有大量騎兵出現。
看其服色、鎧甲樣式,是楚軍。
楚軍的戎服是紅色,這紅色在他看來,刺眼非常。
“沖,沖過去!”庫頭拔出佩刀,帶著部下沖鋒。
只要突破攔截,進入大磧,他就不信楚軍敢追進來。
。。。。。。
寒風凜冽,沙塵漫天,行走在砂礫地上的阿史那庫頭,已經快走不動了。
舉目望去,四周一片昏黃,看不見水泊,看不見河流,也沒有什么避風處。
而他快撐不住了。
三日前,庫頭率部突破楚軍攔截,沖入大磧,部下傷亡大半。
而楚軍竟然窮追不舍,也沖入大磧,雙方在大磧中一追一逃,連續三日不斷交戰。
現在,庫頭身上多處負傷,部下悉數戰死,坐騎也死了,獨自走在大風沙中的荒涼之地,已經沒了生路。
身后,十余步外,風沙中,一個影子若隱若現,雖然同樣搖曳著,卻一直維持著與庫頭的距離不拉長。
庫頭回頭看了看這個“影子”,艱難地咽下口水。
這是一個楚兵,獨自一人追擊他。
當然,他也是獨自一人,一前一后,搖搖晃晃走在風沙中。
兩人的坐騎都已經死了,箭也射完了,就這么走走停停,走了一夜,期間也就偶爾停下喘口氣,根本就沒得休息。
庫頭已經一夜沒合眼,也沒有喝水、進食,又累又困,雙腳沉重,身上的傷口隱隱做疼。
他嘴唇干裂,喉嚨冒火,眼見著就要撐不下去了。
來到一棵干枯的樹木前,庫頭靠著樹坐下,看著慢慢走近的那個人。
那人已經取下兜鍪,是辮發,而不是中原人的發髻。
五官端正,樣貌平平,不過面部膚色紅黑,明顯是草原生活留下的痕跡。
“值得么?為了追我,弄成這樣?”庫頭用幾種語言喊話,那人站住,默不作聲。
庫頭覺得有希望,又說:“你殺了我,能活著走出大磧,能回去么?”
“回去了,能得多少賞賜?中原的可汗..皇帝,能給你多少賞賜?”
“你應該知道我的身份,所以才緊追不舍,對吧?好,我告訴你,你助我回去,我們一同走出去,就能活下來。”
“活下來,我會讓你做吐屯,監管萬帳!”
“我可以向天發誓,阿史那氏,是不會違背誓言的!”
那人忽然發話,說的是柔然語:“你是誰?”
“我,阿史那氏庫頭,當今突厥可汗之弟!!”阿史那庫頭同樣用柔然語回答。
柔然語和鮮卑語類似,草原各部曾經臣服柔然,包括突厥,所以會說柔然語并不奇怪。
而他沒打算騙人,這追兵的意志力極其堅定,若能為他所用,一定能有一番作為。
吐屯,是監督異國或異地部落的職務,對方只要表現好,接下來,還會有提拔。
“你是可汗之弟。”那人緩緩說著,語氣有些起伏,聽起來頗為疲憊,“我,是可汗之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