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漢時冠軍侯、驃騎將軍霍去病立下的不世之功,“封狼居胥”,是無數武人心中最高的軍功目標。
蕭摩訶自幼便有志向,想要建功立業,卻沒想到自己能夠來到遙遠的北方大草原,與草原上的游牧大軍交戰。
所以,什么時候,官軍能穿越大磧,直奔磧北,尋到突厥王庭,打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決戰呢?
一番休息之后,蕭摩訶帶著部下,以及獲救的友軍啟程南下,走著走著,與另一支隊伍匯合。
那只隊伍,也是在結束追擊之后,就地進行搜索,搜索己方失散人員。
然后根據獲救人員的陳述,進入大磧,找到了一些友軍。
而他們,有了個不得了的收獲:逃跑的突厥葉護阿史那庫頭,被己方一名兵卒擊殺。
現在,阿史那庫頭的遺體,以及那立功的兵卒,被他們帶回來了。
蕭摩訶和部下看著馬車里載著的遺體,還有那奄奄一息、一頭辮發的兵卒,有些震驚:“這可是大功一件啊!”
許多人看著那辮發兵卒的目光,都充滿了羨慕。
黃垣看了看遺體,再看看那還能喘氣的兵卒,心中嘀咕:
你也是好命,若這隊人起了心思,不管你死活,直接把那庫頭的尸體帶走,奪你功勞,你哭都沒地哭去。
但轉念一想,想到軍中有軍士、軍司監督,冒功、奪功這種事雖然不敢說沒有,卻因為事后遮掩的難度大,所以一般將士不會“鋌而走險”。
再說,他們救下了擊殺突厥葉護的立功兵卒,本身也是大功一件。
黃垣想著想著,百感交集:我也玩命了,我也追進大磧了,怎么就沒碰到什么褲頭、羊頭、馬頭、牛頭的?
。。。。。。
傍晚,風沙過后,草原一處湖泊旁,楚軍大營里,一臉疲憊的王琳,看著眼前一具遺體,又看看幾個突厥俘虜,用突厥語問:
“這個人,真是阿史那庫頭?”
那幾個人木然的點點頭,王琳見狀,看向旁邊幾個助戰的契丹酋長,用契丹語問:“你們認得出么?”
“認得出,這人,是庫頭。”那幾個契丹酋長回答,他們看著這昔日高高在上的突厥葉護,想著自己當初在對方面前卑微的模樣,心中震驚。
可不得了!突厥可汗的弟弟庫頭,還有侄子攝圖,都被楚軍擊殺了!!
“既如此,你們處理一下。”王琳交代左右,又讓人帶突厥俘虜下去。
那幾個契丹酋長,恭敬地向王琳道賀:“王使君,這可是一場大勝仗啊!”
“吾皇御駕親征,必然是會打勝仗的。”王琳先定了個調,然后說:“當然,也少不了將士們用命,以及諸位大力協助。”
這話讓人聽了后心里十分舒服,出戰前本來只是打算應付了事的契丹酋長們,笑逐顏開。
王琳繼續說:“此次大捷,諸位立下大功,陛下必有賞賜,接下來,草原上的事情該怎辦,諸位可要向陛下多提建議呀。”
幾位契丹酋長聞言不住稱是,眼睛笑得都瞇起來。
幾乎要拍著胸膛發誓,要為楚國皇帝做牛做馬。
本來,他們被楚國皇帝叫來助戰時,心不甘情不愿,但舍不掉參與營州邊市的甜頭,便硬著頭皮帶兵助戰。
當然,還有一個原因,是因為眼前這位“王使君”是個好人,值得信任。
王使君是幽州刺史,還管著邊市事宜,又專門學了契丹語,并給他們送了不少寶貴的鐵器、食鹽。
還派出醫師隨商隊到各部落給病人看病,他們看在王使君這么熱情的份上,愿意出兵給楚軍作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