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李笠將“魚苗孵化基地”設在鄴城西側、曾經的御苑——華林苑,確保河北各地有充足的鯇魚苗供應。
而在河北落戶的衛所兵多為南方人,吃魚更符合生活習慣,當然,羊肉也不是不能吃。
“羊肉還吃得慣么?”李笠問,馬樂和幾位鄰居笑起來:“羊肉太膻了,吃不慣,要做的好吃,得多用佐料,有那功夫,還不如煮魚。”
李笠又問:“煮魚得用姜去腥,這里方便弄到姜么?”
“方便,方便,各聚落分工協作,種植經濟作物,互補,譬如姜,供應充足,很方便就能弄到。”
李笠看著四周,看著一望無際的平原,再問:“想家么?”
“說不想,那是假的。”馬樂笑起來,露出一口爛牙:“可是這里,我們大伙有田地,是自己的田地,一家幾口,日子過得好,也就不那么想吳興了。”
衛所屯田聚落,是軍民一體的據點,此處圍屋,骨干居民為立功兵卒,過半來自江南吳興,旁邊一位補充:
“陛下,我們這里和家鄉通郵了,郵吏定期來收信、送信,我們和吳興通信,一來一回兩個多月,很方便。”
“家鄉都知道我們在這里的情況,過陣子,有不少后生要過來。”
李笠好奇:“過來?三吳那邊正大規模開荒,他們不在家鄉就近開荒種地,來河北?”
那人回答:“家鄉娶親,如今聘禮看漲,畢竟到處都在開荒、屯田,年輕人都等著娶親,女子不愁嫁...”
說著說著尷尬的笑笑:“這里就不同了,屯田的軍民,家底有保障,那些當地百姓,愿意嫁女兒,聘禮什么的好說...”
原來如此,李笠點點頭,他班師回朝,經過冀州,順便走訪當地,體察民情。
既和當地百姓了解情況,也和屯田軍民座談。
楚國拿下河北后,給立功將士們在河北分田地,其中,冀州因為處于地理上的中心,位置十分重要,有大量將士和南方百姓到此落戶。
李笠要把冀州,變成河北“小江南”,讓在這里大規模落戶的軍民,成為官府控制地方的有力助手。
衛所體系,就是地方的治安維持體系,一個個衛所聚落,就是治安體系的根基,即是“觀察哨”,又是“派出所”。
必要時,冀州及鄰近地區內大大小小的圍屋式衛所屯田聚落,就是一個大型堡壘群,為當地駐軍的軍事行動,提供有力支援。
一旦河北某處爆發戰事,冀州駐軍可以依托這堡壘群,從容應對。
冀州的位置很重要,所以,李笠任命梁森之弟梁淼為冀州刺史,率軍駐防河北中部。
與駐防黎陽的李昕,南北呼應,盯著河北地區。
李笠此次現場視察,對于屯田的現狀很滿意,兩年時間過去,這些如同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堡壘,已經取代那些被暴力鏟除的地頭蛇,協助官府維持基層秩序。
圍屋另一邊,曬谷場處已經擺好筵席,陪同巡視的冀州刺史梁淼,引李笠入座。
聚落的居民,以及幾位皇子,還有陪同官員們也陸續入座。
“朕前些日子,在西邊,好好教訓了一下突厥人,他們不敢再來襲擾幽州,往后幾年,河北算是太平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