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他們的計策需要通過變陣來實現:
以橫陣交鋒,李?所在的“中軍”,會在“交戰”時故意潰敗、后側,引對方實施中路突破戰術。
然后,左右兩翼將突入的“敵軍”切斷,“斷其一指”,接著反擊。
這種戰術有個問題,因為雙方都是赤手空拳,打起來就是大混戰,持續時間長,短時間內不可能讓對手“失能”。
對方中路突破后,己方左右兩翼未必能及時擺脫對方左右兩翼的糾纏,導致弄巧成拙,真的被對方中路突破。
然而不試一試,又怎么知道行不通?
“后來戰況如何?”李笠又問,這次到李旼回答:“他們好狡猾,正面看上去是橫陣,結果是梯形陣,集中兵力強攻我軍右翼!”
“我軍沒有游騎分張左右,正面沒看出來!”
自稱“我軍”,這孩子入戲很深。
李笠問:“所以,他們沒有實施中路突破,而是強攻右翼?”
“對,不過我軍反應很快,兄長的中軍后撤,見情況不對,立刻迂回,繞到我軍右翼外側,攻其側翼。”
“很快將其擊潰!”
李笠聽到這里,感覺到不對勁:梯形陣的強攻一側,兵力最多、陣型最厚,哪里是那么能夠“很快擊潰”的?
果不其然,李旼有些懊惱的說:“結果他們是詐敗,趁著我軍追擊,陣型松散,很快反擊。”
“還好兄長及左右浴血奮戰,硬是扛下對方圍攻,隨后戰局膠著,變成大混戰。”
大混戰中,李?、李旼被打成豬頭,其他同學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但戰局最后的扭轉,還是他們班有人組織起突擊小組,以錐形陣突擊“敵軍大將”(最能打的那幾個)成功。
才在教職工趕來之時,勉強獲勝。
李笠聽兒子興致勃勃地將一場群架,講解成戰況激烈的“兩軍交鋒”,很滿意。
雖然中二了一些,但軍校生打架就是要有這種氣勢和戰術素養!!
“如何,你們班的同學,是好樣的么?”李笠問,李?、李旼用力點頭:“是好樣的!”
“靠得住么?”
“靠得住!”
李笠心中高興:你們認可同學,那不枉費我這當爹的辦學校、送你們去讀書了。
他滿意,薛月嫦、薛月娥卻聽得心驚肉跳:寶貝兒子要是打架中出了意外,譬如手腳折了,眼睛瞎了,耳朵聾了,腦子被打壞了,怎么辦?
“他們將來是要帶兵上戰場打仗的,怕受傷,可不行。”李笠對薛氏姊妹說道,并讓兩個兒子下去處理紅腫。
這一關,算是過了。
“年輕人,火氣旺,一群年輕人聚在一起,精力過剩,總是要找個由頭發泄一下。”
“這些紈绔子弟還有軍人子弟們聚在一起打群架,總好過在外面欺男霸女、招搖過市。”
“放心,軍校也有辦法讓他們合理合法的較勁,譬如各種比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