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后,山上左右兩翼聚集的騎兵,再那么一沖,攻上九曲坂、后路被斷的楚兵就全完了。
如此一來,周軍就有時間穩住陣腳,收攏潰兵,反敗為...平手?
彭均看著眼前戰場,看著蜂擁過河的己方將士,忽然有些不忍。
“彭公?”耳邊傳來聲音,卻是行軍都督張轱轆出言提醒。
彭均看著對方,對方也看著他。
“成功幾率不低于六成,彭公,真的可以試一試。”張轱轆又說,旁邊的將領們聽著這話,覺得莫名其妙。
試一試?試什么?
張轱轆是皇帝的元從,他們不好問什么,便看向彭均。
慈不掌兵,彭均隨后下令:“傳令,前軍后撤,敵軍可能要決堤放水了。”
這個顧慮沒有問題,其他將領也知道該防著上游放水。
不過,“成功幾率不低于六成”是什么意思?
命令很快轉化為鼓角聲,正在猛攻九曲坂,或者即將過河去攻九曲坂的楚軍各部,聽得后方發號,只能后撤。
他們這一撤,尉遲迥看得清楚,隨后下令騎兵沖下山坡,追殺這些后撤的楚兵。
與此同時,各將領率領部曲,隨騎兵一道,追殺楚兵。
若情況對己方有力,也可以追殺過河,反推南坡。
至于上游放水....剛才他并未讓人發出放水的旗號,純粹是騙對面的。
很顯然,對面一直在觀察他這邊,結果中計了。
尉遲迥就是要讓對方以為己方可能下令放水,于是收兵,那么他們就可以趁著對方收兵的時候,反擊。
很快,左右兩翼騎兵出擊,如同下山猛虎,撲向坂下后撤的楚兵,與此同時,陣中也鼓聲大作,激勵著將士們奮勇殺敵。
急促的鼓聲中,宇文憲率部策馬疾馳,撲向后撤的楚兵。
戰場上的形勢轉換很快,他們抓住了對方后撤、陣型散亂的機會,可不能錯過了。
騎兵居高臨下沖鋒,速度很快,宇文憲和韓擒虎一左一右,率領騎兵沖鋒,如同兩把長劍,插入后撤的楚兵人群之中。
騎兵們甚至不用馬槊捅人,只需策馬沖撞、踐踏,就把楚兵隊伍撞得七零八落。
本來就在后撤的楚兵,倉促間組織起來的防御陣型,很快被周軍騎兵沖破,只能拔腿狂奔,往洛水跑,倉惶過河。
四周,本已潰散的周軍兵卒,見己方發動反擊,而來襲的楚兵,居然“潰退”(其實一開始是撤退),原本被大火燒掉的斗志,很快又恢復過來。
他們只是被火燒蒙了,如今見己方騎兵竟然擊潰了楚軍的進攻,不少人駐足觀望。
也有不少人掉頭,返回本陣。
漸漸地,越來越多的潰兵“恢復正常”,跟著大隊兵馬追殺潰退的楚兵。
尉遲迥站在高處,看著戰場局勢逆轉,看著己方潰散的兵卒,又集結起來,追殺楚兵,懸著的心,稍稍放下。
兩軍對壘,勝負的轉換很快,有時候看起來即將獲勝的一方,卻未必能真的獲勝。
而看上去要敗的一方,卻也有機會反敗為勝。
所以,主帥的隨機應變能力十分重要,要能抓住轉瞬即逝的戰機,甚至創造戰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