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名思義,職業圍棋,就是以下棋為生。
朝廷開設官辦的棋院,定期舉辦比賽,分專業賽和業余賽。
無論哪類比賽,有名次的選手都能獲得獎金,不過業余賽的舉辦宗旨是“以棋會友”,獎金多寡倒是其次。
專業賽就不同了,獎金更高,并會對一定段位之上的棋士發放補貼,以便讓其沒有后顧之憂,專心琢磨棋藝。
各棋院間,每年都要舉辦“聯賽”,讓各棋院的高手不斷切磋,相互提高技藝,并允許各地圍棋愛好者旁觀(在觀棋室觀看)。
又有專門的報紙來刊載“棋訊”,定期出版。
每期賽事以及年度總決賽的獎金,朝廷撥一部分,民間商賈資助一部分,總體來說,十分豐厚,足以讓專業棋士衣食無憂,養活自己和家人。
各棋院則負責圍棋相關事宜,整理棋譜,定期刊印、銷售,獲取不菲收入。
而七段及以上段位的專業棋士,有官秩(散秩),免勞役,或者說,服勞役的方式,就是陪方伯(地方大員)及中樞高官下棋。
最高一級的九段棋士,能得授官職“棋待詔”,陪皇帝下棋。
雖然皇帝不會下棋,也沒人敢下棋贏皇帝,但是這樣的待遇,毫無疑問把圍棋的地位提升一大截。
對弈(下棋),本來就是很高雅的行為,尤其士族子弟,不管棋力如何,對弈總是常見的交際活動。
但現在,只要棋下得好,哪怕是荒野村夫,也能以專業棋士的身份登堂入室,靠著下棋改善生活,甚至改善社會地位。
別的不說,就說陪方伯、中樞高官下棋,這種親近貴人的機會,多少人求都求不來。
只要貴人高興,只要貴人一句話,自己和家人的命運,就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,這不是不可能。
更別說,成為棋待詔,陪皇帝下棋,這是多么高的榮耀。
畢竟,當今天子不下棋,不代表之后的新君不喜歡下棋。
而對于前朝宗室蕭勤來說,既然他兒子喜歡下棋,又很有天賦,那么將來成為專業棋士,時不時能名正言順的離開鄱陽這個軟禁地,未嘗不是一件好事。
梁國滅亡,取而代之的楚國,如今算是善待他們這些前朝宗室,但再怎么善待,也必然要軟禁他們。
蕭勤已經年過四旬,前半生,玩也玩過了,也去了許多地方,余生在鄱陽度過,無所謂。
但是,他覺得兒子不該被一輩子困在鄱陽這個鳥籠里。
若有機會,要能夠昂頭挺胸到各地走走、看看,和不同身份、地位的人打交道。
那么,成為專業棋士,就是不錯的選擇。
即便前朝末裔的身份還是會很麻煩,但蕭勤覺得,兒子將來靠著下棋謀生,既能和喜愛的圍棋相伴,也能豐衣足食,真是不錯。
結完賬后,父子倆離開包廂,沿著樓梯下樓。
食肆門口處,一個小胖子在鬧騰著,鬧著讓自己父親點“最好吃的”。
蕭勤看著這個鬧騰的小胖子,忽然想起往事。
許多年前,他因為誤傷了嫡母,被父親趕到鄱陽“面壁思過”。
在鄱陽,他遇到了一個人,那人當時是個魚梁小吏。
想起那日,對方帶著他到某個酒肆“扮豬吃老虎”的情形,蕭勤不由得莞爾。
昔年在河里釣魚的小吏,如今以千軍萬馬為釣竿,釣盡天下英雄,真是世事無常。
父子倆走出食肆,此時已是雨過天晴,陽光灑在雨后的街道上,被一汪汪積水撕碎,金光閃閃。
蕭勤看著為行人漸多的街道,看著熟悉的鄱陽街景,想想兒子方才那“要做九段棋士”的愿望,忽然覺得心中一松。
能遇到這樣的人,真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