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此而得“推心置腹”(推誠置腹)的成語。
把某種東西,放入腹中,不就貼合眼前這道“羊鴨雞魚蛋”菜么?
李昀講解了一番,兄弟姊妹們聽懂了,對用這成語形容“羊鴨雞魚蛋”菜,沒意見。
李笠很高興:“明日...一會,你來聽濤閣,隨意選一件文具。”
李昀大喜,父親案上那“紅黑雙魚”玉鎮紙,他可喜歡了。
有獎競猜結束,孩子們繼續吃各類美食,李笠卻被“推心置腹”這句成語,勾起心事。
毫無疑問,光武帝劉秀這種孤身入營安撫人心的做法,收益大,但風險也很大。
玩脫的話,那就是自己送死。
尤其這年頭,“世風日下”,食言、出爾反爾的事情層出不窮,政治斗爭、軍事斗爭,玩什么“推心置腹”,那是極其幼稚的做法。
李笠覺得除非技窮,否則自己是不會如此行事的。
那么,梁森會么?
他放下筷子,思索起來。
臨近年底,按說該準備過個好年,不過,李笠不想等了,要做做“熱身運動”。
以梁森為行軍總督,麾下數萬大軍,在荊州揮師西進,沿著長江,向蜀地進軍。
對周國的新一輪攻勢,開始了,這是前奏,名為“復蜀”,畢竟蜀地是周國(西魏)從南方朝廷(梁國)手中搶走的。
然而,楚國明明可以從河東、陜州直接進攻關中,卻為何要“繞遠路”攻蜀?
首先是糧食,河南、沔北地區,還在囤積軍糧,河東地區尚需河北輸糧支持,所以楚軍年前沒法對關中發動大規模攻勢。
但荊、湘地區不同,存糧充足,軍隊備戰多年卻未打大仗,所以士氣高漲。
此外,還有一系列軍事上和政治上的考慮。
算算日期,西征大軍已經進入三峽,向上游信州治所白帝城靠近。
下午,有飛鴿傳書抵達開封,梁森在信中告訴他,三峽群蠻之中,有不少部族在其渠帥帶領下相繼來投,人數眾多。
梁森認為,這些蠻部若能用之,對于復蜀大有助益。
可若對方是詐降,那....
李笠想著想著,有些擔心。
他讓梁森掛帥復蜀,考慮之一就是“平衡”,既要平衡元從故舊和其他派系官員之間的實力,也是平衡元從故舊之間的實力。
但無論怎么說,都有為梁森著想的考慮。
憑著這份大功,梁森的子孫,在楚國官場的地位就有保障了。
可惜,他能收到梁森的飛鴿傳書,梁森卻不能收到他的飛鴿傳書。
李笠的擔心,無法及時傳給老伙計,現在只能在心中祈禱:
天下統一在即,好日子就要到了,老伙計,你可別玩脫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