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父親在時,你們兄弟都會平平安安,可將來,新君即位,是福是禍,全看之前你們會不會做人。”
“皇位,不要去想,輪不到你們的,嫡出皇子共四個,哪怕是兄終弟及,也輪不到你們。”
“也不要成為父親掣肘太子的工具,做這種事必然積怨,等新君即位了,會放過你么?”
“是,皇后明事理,將來若成了太后,也許會給你說句公道話,但能說幾次?你要讓你的嫡兄弟們覺得,你構不成威脅,日子才能過下去。”
“你父親,是真的想無論嫡庶,一視同仁,但事實就是嫡庶有別,皇位只有一個,人選必然只在嫡出皇子里選,庶子是不可能有機會的。”
“所以,不要以為父親對自己好,自己就有機會當太子,那不過是鏡中花、水中月,看上去就在眼前,卻永遠都摸不著。”
“你們的父親,始終是要先走一步的,接下來,新君才是決定你們生死的人,這個人,可以是現在的太子,也可能是其同母弟中的某一位。”
“無論是誰,你都不要得罪,實在是受了委屈,也必須忍,不要以為有父親做主,就可以得理不饒人,父親可不能護著你們一輩子。”
“尋常人家,嫡庶兄弟若反目成仇,不過是形同陌路,老死不相往來罷了,可天家不同,新君是會殺人泄憤的。”
“我,雖然受你父親的信任僅次于皇后,但是...”趙孟娘看看左右,確定無人,輕聲說:“但是,即便皇后去世,后宮由我執掌,我也不可能成為皇后。”
“若皇后真的先走了,你父親不會再續弦,所以,你們不要心存僥幸。”
李旿點點頭:“娘,孩兒明白的。”
真的明白么?趙孟娘不確定,但事關重大,她總是會適時的提起,以免兒子心存僥幸。
如果皇后“先走了”,李笠是不可能續弦、另立皇后的,這一點趙孟娘很清楚。
不說個人感情,就說現實:另立皇后,新皇后所出皇子,是不是嫡子?
那么先皇后的兒子,還是不是嫡子?
太子該如何自處?舊外戚黃家,姻親彭家,太子妃的娘家武家,該如何自處?
李笠不可能為了一個續弦,把自己發妻的兒子們、親家們都干掉,因為這會動搖根基。
所以,皇位只可能是黃姈所出四子有份,這一點毋庸置疑。
如果李笠要扶持一個嫡出皇子來掣肘皇太子,黃姈未必樂意,可若是選庶子來擔任這一角色,除了庶長子李旿,其他庶子根本就沒資格。
若是這樣,趙孟娘就不樂意了:皇位和我兒子又沒關系,有你這樣把兒子往火坑里推的么?
“娘放心,孩兒知道分寸,之前父親問時,孩兒只說不知道。”李旿安慰著母親,這幾日是休息日,所以他不用住校,回家小住。
趙孟娘問:“那你有想法么?或者解決的方法?”
“有,只是埋在心里。”
“現在說來給娘聽聽?”
“好。”
趙孟娘知道兒子有想法,需要找個人傾訴,所以她來擔任這個“角色”,免得兒子找別人說,走漏風聲,反倒不妙。
李旿的想法,其實很簡單,他向母親分析:
父親需要勢,兄長(皇太子)也需要勢,滅周,就是造“勢”的最佳機會。
若能達成“虎父無犬子”的結果,那就是最完美的。
但皇太子掛帥,其“勢”就會對父親的“勢”造成威脅。
若其他皇子掛帥,又會對皇太子的“勢”造成威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