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“離任”回家鄉的宮女們,成了媒人哄搶的“搶手貨”。
次年元宵節后,入選的預備宮女們,先在鄱陽進行“培訓”,學會基本的規矩后,便抵達開封行在,開始“實習”。
實習期半年,根據表現,再分派到各個崗位上。
而這半年實習期,是最難熬的,許多小丫頭想家,晚上總是蜷縮在被窩里偷偷哭,連帶著同宿舍的舍友也哭,搞得管教們十分郁悶。
所以今日郊游,只要沒有嚴重違紀,管教們懶得管那么多。
任由這群“麻雀”嘰嘰喳喳,議論著“開封也沒比鄱陽熱鬧多少”。
旁邊,微服出巡的李笠,聽著家鄉的孩子們嘰嘰喳喳,看著眼前繁忙的鐵道,頗為高興。
這條鐵道,前不久正式“全線通車”,連接著開封和洛陽,如此一來,東南(包括江南)地區的物資,經由運瀆運抵開封后,可以走鐵道前往洛陽。
將來,洛陽就有了低運輸成本(相對而言)的物資保障。
當然,那時的國都洛陽,是新洛陽,位于漢魏洛陽城以西,同樣是在洛水畔,南面正對伊闕。
現在,因為天下還未統一,新洛陽雖然完成了選址和“建筑設計”,卻依舊只存在于圖紙之上。
所以,這條連接洛陽(現在的洛陽)和開封的鐵道,更直接的作用,是承擔起接下來滅周之戰的軍需物資輸送工作。
旁邊,馮小憐左右手各自拿著個如同懷表大小的機械計數器,對鐵道上來往的馬車進行計數。
脖子上又掛著一個懷表,作為計時。
一個小時時間到,馮小憐將手中計數器上的數字記下來,驚嘆:“這么多車呀!”
李笠點點頭:“當然多,因為物流需求大,不然為何特意修鐵道?”
“若無鐵道,來來往往的馬車、牛車,反復走在相同的道路上,會把地面壓出一道深深的車轍,也就是軌道。”
“只不過,這條軌道是內凹,而不是鐵道這種外凸軌道。”
馮小憐得了機會陪皇帝出游,哪里會輕易放過,趕緊沒話找話:
“三郎,始皇帝統一天下后的‘車同軌’,那個‘軌’,是不是指車轍?”
李笠回答:“對,不同寬度的一對車輪,在地上留下的車轍不一樣,而實際上許多主要官道都會有明顯的車轍,同樣輪距的車子,可以輕松走在車轍里。”
“但輪距不同的車,走這種官道就會很麻煩,因為時不時會有一邊車輪陷入車轍中,所以‘車同軌’的意義十分重大。”
他一邊說,一邊接過馮小憐交來的紙條,上面寫著方才一小時內,往返這段鐵道的車輛數。
“修鐵道,耗鐵很多,成本高昂,所以沒法大規模修,只能用在刀刃上。”
“連接開封和洛陽的這條鐵道,就很重要,即便是將來天下統一后,也能發揮很大的作用。”
馮小憐極力在尋找話題,她發現皇帝對風花雪月不是很關注,所以只能用自己根本就不擅長的“國計民生”找話說:
“三郎,將來,是不是開封也要與眾不同呢?”
“什么是與眾不同?”李笠的注意力果然被拉過來,馮小憐趕緊說:“譬如,三郎可以經常到開封暫住,不一定成日里待在洛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