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見著距離越來越近,鼓聲停,他的雙腳隨之而停。
就在這時,周軍陣中忽然響起號角聲。
隨后,無數周兵咆哮起來,那一瞬間,仿佛天崩地裂。
身著重甲的這些兵卒,瞪大眼睛,端著長矛,揮舞著鐵刀,向楚軍軍陣發動沖鋒。
“聽令!!!第一排,瞄準!!”
軍令下達,第一排火銃兵立刻端起槍,對準近在咫尺的周兵。
但是,開火的命令沒有響起,他們就不能扣動扳機。
周兵越來越近,手中兵器閃爍的寒光,晃得火銃兵們眼花。
死亡越來越近,許多人下意識害怕,手在抖,后背發涼,牙齒在打架。
但是,對軍法的恐懼,壓過了一切恐懼。
因為火銃兵必須遵守紀律,集中火力射擊,若沒有紀律亂放銃,就沒有戰斗能力。
大量的隊列訓練,其實也是在訓練他們的紀律性、服從性。
無數次的練習,以及裝彈練習(受干擾狀態下),就是把他們訓練成一個個合格的零部件,然后組裝成一個殺人機器。
以抗干擾射擊訓練為例,任何人在未得命令時,受了旁邊故意射擊的影響而扣動扳機,所接受的懲罰,是足以讓人刻骨銘心的恐懼。
所以,沒有命令,誰也不能射擊。
哪怕敵人近在咫尺,哪怕箭如雨下、身邊人不斷倒下,沒有命令,就是不能射擊。
長期的訓練,讓這樣的紀律刻在每一個人心里,火銃兵們的食指,全都都定格在扳機邊,無論心中再怎么驚慌,就是不敢動。
“開火!!!”
聲嘶力竭的咆哮聲響起,火銃兵立刻扣動扳機,陣前瞬間綻放無數火花。
濃煙大作,噴向眼前之敵,激起腥風血雨。
一桿火銃,在近距離(不到二十步)射擊,其彈丸足以貫穿著甲之人,并對其后著甲之人造成嚴重殺傷。
或者直接射穿盾牌,對持盾者構成嚴重殺傷。
所以,為了讓火銃兵的射擊威力最大化,作戰條令之中,就有近距離“面對面”射擊的戰法。
楚軍火銃兵以嚴格的紀律,執行了“面對面”射擊的戰術,第一排齊射,直接擊穿當面沖鋒周兵數層。
隨后立刻蹲下,第二排持銃瞄準前方,又射。
蹲下,第三排持銃瞄準前方,再射。
三段射擊之后,密密麻麻的著甲、持盾周兵倒下,沖鋒勢頭瞬間被打斷,陣型也隨之稀疏、殘缺。
楚軍軍陣,號手得了命令,用銅號吹起尖銳的號聲,向全軍發出指令。
每個小隊的帶隊尉官,亦或是尉官陣亡后代為指揮的軍士,聽號聲,拔出佩刀,向前一指:“刺刀向前,刺刀向前!!!”
射擊完畢的黃鰾,聽得這一聲聲命令,忽然覺得渾身發熱,端著火銃,站了起來,銃口斜著向上。
早就套在銃口的刺刀,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。
無數火銃兵手中火銃的刺刀,閃爍的寒光構成了一片“波光粼粼”。
尖銳的沖鋒號響起,點燃了所有人的血液,尉官們呼喊著“沖鋒!!”,揮舞著佩刀和指揮用短矛,帶頭沖鋒。
承受著箭雨和傷亡行軍的楚兵們,早就憋了一肚子火,此刻端著火銃,將明晃晃的刺刀對敵,咆哮起來。
向著已經被三段射打崩的敵軍軍陣發動沖鋒。
如潮的呼喊聲,在戰場上響起:
“殺!殺!殺!!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