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水畔,新洛陽城城址,基礎建設工程正在進行,幾條排水渠已經初步完工,各“支線管網”則在按計劃拓展。
李笠站在排水渠邊上,看著這寬闊的溝渠,非常滿意。
新洛陽的建設,以不濫用民力為原則,五年為期,從今年開始分期建設,現在處于第一階段:基礎建設。
基礎建設,主要是建設“排水管網”,并修建磚窯、搭建工人宿舍區,以及大規模建筑工程必須的各類基礎設施,為第二階段工程的開展做準備。
所以城址現在還是空蕩蕩的,沒有城墻,各區域也沒有坊墻,均以長籬笆替代。
主要道路、居住區、商業區還沒開工建設,至于皇宮,更是沒影。
李笠來現場,就是為了看“排水管網”的建設情況。
每一條排水渠的底部和兩邊,全都是水泥和磚頭砌成,所以在水渠中流淌的污水,不會對周圍地下水源造成明顯污染。
排水渠,不僅僅是排雨水,還要排污水,以及各類污穢之物,確保無論是雨季還是旱季,城里干干凈凈(相對而言)。
而不是糞便隨地可見、污水橫流、蚊蠅四處飛舞,不會到處都是大片積水。
運作良好的排水管網,是確保城池衛生的關鍵,尤其常住人口近百萬的國都,保持城內居住環境良好,這一點是很重要的。
李笠認為,在這醫療技術極其低下的時代,既然沒有特效藥來救命,就只能改善居住條件,減少自己和家人生病的概率。
光是富貴人家講衛生,沒有用,因為不分貴賤,都是城內居民,一旦平民區或者貧民區爆發瘟疫,必然會蔓延到“富人區”。
在后世,已經被撲滅的天花,已經被壓制的鼠疫,還有各種傳染病,看起來“人畜無害”。
可這些病在這個時代,或者在整個古代、近代,都是天災級別的災難,一旦爆發了,無論貴賤,全都逃不掉。
所以,新洛陽城的各類衛生設施必須齊全,排污渠道要有,公廁也得有,完善的衛生防疫設施以及醫療體系,必須配套建設。
平民或許沒有自家專屬的水井,那么他就參考徐州寒山的公共供水系統(高架水渠)等,在洛水上游修建取水區,向城內供水。
并按照現有經驗,開辦各類“熟水鋪”,向居民低價供應煮開過的熟水,保證飲用水源的干凈。
還要建設醫院,收治各類病人(尤其傳染病類型病人),配備足夠的醫護人員,照顧患者,必要時實行“公費”治病。
不能讓病人因為囊中羞澀,待在家中苦熬,以至于傳染家人,傳染左鄰右舍。
完備的公費醫療體系,以及充裕的醫護人員,可以在瘟疫大規模爆發前,就能給有司“預警”。
可以趕在疫情失控前,為有司爭取到寶貴的應對時間。
維持這樣的公共衛生體系,當然會是不小的財政開支,但是,在確保洛陽城公共衛生安全這方面,花多少錢,他認為都很值得。
因為這真的就是十分科學的花錢保命,不比嗑重金屬嚴重超標的仙丹有效?
李笠轉到一旁的建筑群,這里目前是工地醫院,給建筑工人(廂兵以及招募來的青壯)及家眷提供醫療服務。
常見的外科損傷,以及頭疼腦熱,還有疑似傳染病,都能在這里得到分區治療,以免大量青壯聚集的工地爆發瘟疫。
而這個醫院,規模和人員會不斷擴大,最后成為新洛陽城的第一座大型公辦醫院,也是醫學院學生的實習基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