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院內一隅,幾名高目深鼻的粟特人,在此等候多時。
他們是婁定遠特地找來的“有見識者”,對極西之地的國家,有一定程度的了解。
今日陪同李笠巡察現場的婁定遠,適時把人叫過來,讓這些粟特商賈向皇帝匯報自己在極西之地的“所見所聞”。
所見所聞是什么?
在很遠、很遠的西方,有一個大國,這個大國在漢時,就已經為中原所知,名為“大秦”,后稱“拂箖”。
當中原于晉時陷入亂世深淵的同時,這個極西之地的“拂箖國”,也陷入亂世之中。
東方,有衣冠南渡,晉廷在江南建康茍延殘喘,面對丟失的中原故土,以及魂牽夢繞的故都洛陽,無數仁人志士拔劍長嘯;
西方,那個拂箖國,也有朝廷東遷,重建正統,歷代君王、賢良文武,念念不忘收復丟失的故土,以及被蠻夷侵占的故都。
于是,在三、四十年前,也就是梁國大同初年,拂箖國的官軍,攻入被蠻夷侵占的故土,收復了故都。
那時,拂箖國的皇帝,志得意滿,要想一鼓作氣,收復其他失地,“統一天下”,重振拂箖國的榮耀。
結果,拂箖國的國都,爆發了大規模瘟疫。
疫情兇猛,短時間內,拂箖國國都死了二三十萬人,據說當時城內是每天都有大量死人倒在路邊,哭聲震天。
國都這么慘,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無數驍勇善戰的官軍將士,沒有死在戰場上,而是病死在營中、家中,大量農田荒蕪,大量人口損失,國庫收入銳減,糧食大幅減產。
這場瘟疫,延續時間很長,動搖了拂箖國的根基。
皇帝的雄心壯志,被這一場大瘟疫摧毀,收復故土的希望,也隨之破滅。
李笠學了粟特語,所以能和這些粟特人直接交談——哪怕對方能說漢語,而他的粟特語水平是半桶水。
聽了一遍后,忽然有感同身受的念頭。
想想,換做是他,在之前剛滅了齊國、收復洛陽的時刻,突然開封爆發大規模瘟疫,然后快速蔓延到全國。
無數人在瘟疫中失去,軍隊戰斗力銳減,國庫收入幾乎“歸零”。
中樞的武裝力量和財政崩潰,導致拿下的河東、代朔、河北、洛陽地區悉數丟失,連河南都有些不穩。
江南各地,又有人蠢蠢欲動,想要“誅殺暴君”。
這樣的“峰回路轉”,對于他個人信心的打擊,恐怕是災難性的。
所以,之前李笠聽人說起極西之地的“奇聞異事”時,聽說那拂箖國因為一場瘟疫而國運逆轉,來了興致。
便讓婁定遠這個和粟特商賈頗有“交情”的“鄴城大佬”,在鄴城找幾個去過極西之地拂箖國的粟特商賈來講解一二。
他用“半桶水”粟特語,和對方聊了一會,勉強弄清楚這拂箖國發生瘟疫的開始時間,大約是中原梁國的大同十年到十二年期間。
也就是他“剛來”的時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