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場瘟疫,肆虐了一年多,疫情漸漸緩和,但依舊時不時發作,折騰了十來年。
期間,疫情沿著海路,向四周擴散。
為何是沿著海路擴散,而沒有沿著陸路向東擴散?
因為拂箖國和東面的波斯國交惡,兩國常年交戰,所以拂箖國和東方的陸路商道斷絕,商隊往來不易。
也只有粟特人這種四處都能說上話、給各地統治者帶來利益的商業民族,才能較為通暢的往來東西,和沿途各國做買賣。
那幾位粟特人見楚國皇帝聊得起勁,相互間交換一下眼神。
當中一個開口說:“皇帝陛下,小人,有不情之請。”
李笠聞言眉毛一揚:“什么不情之請?”
“皇帝陛下,草原上的突厥可汗,如今不許中原貨物過境,也不許西方各國的貨物,過境草原,往東邊來,但有發現,悉數扣留。”
“這樣,是很不公道的。”
“所以,小人請求,皇帝陛下,為我們,主持公道!”
“若官軍對草原情況不了解,我們,可以做向導!”
李笠聽到這里,下意識瞥了一眼婁定遠,然后又看向這幾個深目高鼻的粟特人,想明白了:
婁老兄,你迎合上意的功夫越發精進了。
剛一瞌睡,就有人送枕頭,這理由可來得太合適了!!
雖然這個時候該喜形于色,不過“君威”必須“深不可測”,他一臉平靜,岔開話題:
“此事,待得時機成熟再說,對了,那拂箖國的國都...故都,叫什么?”
那位粟特商賈見皇帝沒生氣、沒一口回絕,明白事情算是成了,自己的使命完成,便回答:“小人只知道其城讀音,而這讀音傳來傳去,怕是免不了走調。”
“大概說個讀音。”李笠其實不在意這個話題,他主要是想以拂箖國的“前車之鑒”,教育兒子公共衛生的重要性。
公共衛生必須重視,為此增加財政開支也值得,所以這是原則問題,不能掉以輕心。
饒州鄱陽、徐州寒山,以及改建后的建康城,曾經的行在淮安,以及現在的行在開封,都堅持這個原則。
所以一直都太平無事,沒有爆發瘟疫。
但正是因為一直太平無事,人們就很容易忽略,忽略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真正的價值所在。
畢竟,魚在水中,是不會感受到水的特別存在。
粟特商賈“咿咿呀呀”說了一通,李笠聽著聽著,琢磨了一下讀音,悚然動容:“莫非這拂箖國的故都,叫做‘羅馬’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