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人類社會的一般規律。
如果“未來會更好”的共同想象因此而破滅,整個因此而成立的現代社會秩序,便會轟然崩塌。
如果不是為了“會更好”的念想,人們又何必忍受百分之五的通脹率呢
而六龍教教主現在最需要的,是強化這一信仰。
人類的未來終歸是人類自己構建的東西。而人類的想象,便是構建未來的藍圖。
若是藍圖的支撐不足,那就忽略掉細節吧。
讓它真正離開塵世,成為教條。
用最為野蠻的方式補全邏輯的漏洞。
未來會更好,那么為什么我們感受不到呢
因為你們不夠虔誠
因為世上還有罪人,還有妨礙你們感受到它的罪人
因為這些罪人,我們已經永遠喪失了前往前一個“未來樂土”的資格
而現在
“我們前往星海吧。”六龍教主如此對著天空呼喚。
“我們,前往星海”所有的教眾都呼應著教主的動作,做出了統一的呼喊。
這是意識的最后一步。大廳之內,一個個身影先后消失,只有幾人走向了教主。他們自發的按照站位排成隊列,等待教主的輪流接見。
這便是整個科儀的后半部分了。
總有一些人會對教義產生動搖的。
畢竟,世界并不總是在變好,而一個組織、一方勢力的事業,也并不總是一帆風順這是實實在在的,每一個人都可以直觀感受到。
在舊社會也是如此。資本主義是依靠“未來會更好”的共同想象而獲得了“透支未來”的超凡力量,資本逐利的本性會讓社會將這一能力運用起來。可發展一旦受挫,幻夢便會如同泡沫一般消散,危機也會因此而誕生。
歷史已經一再證明,資本主義具有強烈的自毀傾向。
但是,只需要扭曲、改變一下邏輯
在個人的眼中,世界就會立馬不一樣了。
沒錯,向山并不需要從理性層面嚴密的說服每一個心中產生了動搖的人。他只需要在現在這個宗教氛圍濃厚的場合,充分調動對面的情緒,就可以讓他們更加信仰。
教主自己將這種行為戲謔地稱作“講經”。而為了避免重復勞動,他還將這一段記憶,模湖了參與者之后,支撐了獨立的區塊鏈對外代號為“idrash”這個詞本意為猶太人對舊約的注釋、格言、諺言、比喻、民間掌故、傳說、講道。
由于有這一部分外接記憶的存在,這個工作是越來越輕松。
只不過,這一次,向山看到了意料之外的對象。
“提護法啊”教主有些驚異
,“你也來詢問道理了”,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