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input id="2bncg"><div id="2bncg"></div></input>
    <video id="2bncg"><dfn id="2bncg"></dfn></video>
  • <video id="2bncg"></video>
        1. <source id="2bncg"><menu id="2bncg"><kbd id="2bncg"></kbd></menu></source>

          <b id="2bncg"><address id="2bncg"></address></b>

          <source id="2bncg"><address id="2bncg"></address></source>
          <video id="2bncg"></video>
          筆趣閣 > 科幻小說 > 賽博英雄傳 > 第二十章 米德拉什

          第二十章 米德拉什(1 / 2)

          此時此刻,已經過去了三百年。三百年前的死人的演講,早就不被需要了。

          六龍教需要的,是這些人對“人類”這一身份的認同,是對“進步”的自豪。

          是對“未來會更好”的絕對信仰。

          “未來本應更好,如果它沒有變得更好,就一定是有問題的”。

          這是一種“信仰”。

          有一個叫做哈耶克曾經說“歷史就是一部通脹史。只有在現代工業體系興起后,在金本位制下,才有過兩百年尺度上物價不變的歷史17141914年的英國,17491939年的美國。”金本位下政府放棄了貨幣發行的決定權。在哈耶克看來,除非政府放棄了這個權力,否則就天然有濫發貨幣的傾向。現代人把溫和的通脹歸功于獨立的銀行和背后的體制,而把王朝看做靠通脹搜刮民財的慣犯。

          但向山在了解到這一段話的時候,告訴他這個觀點的人同時也告訴他,這個觀點僅僅適用于極為狹窄的歷史時間段。

          實際上,縱觀整個歷史,封建時代的通貨膨脹率低得另現代人發指。

          除非是國家糜爛到一定程度,或者皇帝有智力、認知層面的巨大缺陷,不然的話,封建王朝不會輕啟濫鑄。濫鑄一旦開啟,天下都會陷入動亂。

          而在這樣的“特殊時期”之外,大部分正常的時代,封建社會的穩定性都高于資本主義時代。

          對于現代社會來說,百分之五的通貨膨脹率依舊屬于“正常”的范疇,甚至稍低一些的通脹率都可以算作“溫和”。但若是通脹率低于百分之一,反而會叫人擔心社會的發展速度。

          百分之五的通脹率是個什么概念這意味著一個人的個人繼續,在存儲十年之后,購買力要幾乎下跌一半了。

          可對于現代人來說,這依舊是“正常的”,“合理的”。

          而封建時代,則完全不是一個樣子。對于真正穩定的封建王朝來說,通貨膨脹率超過百分之一都算恐怖。古羅馬雖以三世紀的通脹臭名昭著,但在更長的歷史尺度上,這只是極為偶然的插曲。從公元前150年左右到公元50年,古羅馬的小麥價格只增長了區區50。論物價的穩定性,英國在實施金本位前的幾個世紀也毫不遜于金本位后的兩百年。從1200年到1700年五百年間,除了16世紀小麥價格年均增長15以外,其它世紀里價格的變化幾乎為零。在宋朝三百多年的歷史上,作為流通主體的一文和兩文銅錢,重量和成色都極為穩定。后金盡管以王朝末期兩次濫鑄聞名,其開國至19世紀中期兩百年間谷物價格也只增長了35倍,折合年均通脹06。

          有人認為,這正是因為“認知”的根本差異。

          對于封建時代的人而言,“明天”是“今天”的重復,“未來”是“現在”的復制,世界從未變化,巨大的變化早在神話中就已經完成。所謂“日光之下,并無新事”,便是由此而來。

          封建時代的人類,也很少會心甘情愿地去貸款。貧困者在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候,才會借一筆錢延續生命,所謂“救急”便是如此。甚少聽說有錢人貸款。他們只有放貸的傳統。而“投資”一類的行為更是稀罕。

          這對于現代人來說,卻是司空見慣的。

          因為,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后,飛速的科技發展,與生產力提升,讓所有人都具有了一個共識“明天會比今天更好”。

          因為“明天會比今天更好”,所以一部分人類會為了明日更大的收益,而在今日背負上巨大的債務。

          資本主義時代與封建時代的人類,有著根本性的認知差距。

          而更妙的是,人類對未來

          的想象,又反過來引導了社會的發展。

          正是因為所有人都覺得“未來會比現在更好”,所以才會有人愿意投放資源進行科技研發。因為他們相信,投入進研發的錢,會切實推動世界向前,同時讓自身過得更好。

          嗯,所以“未來會更好”的信仰,也不完全是假象。

          沿著“未來的想象”的指引,提前借用“未來可能擁有的資源”,來影響“現在”

          嗯,在古人看來,這一定是可怕的魔法吧。

          只是,“借用未來的力量”終歸還是有極限了。而借到透支了,進步的速度卻不幸沒有跟上

          或者說,如果“進步”的速度沒有“透支之人”預料中那么快的話

          代價的償還與清算就會及時出現。

          最新小說: 超級女婿趙旭 瘋了吧,你管這叫替補王毅詹姆斯 NBA:開局一張三分體驗卡王毅詹姆斯 王毅詹姆斯 我真的不想掛 你看起來真的好甜[娛樂圈] 校草養的小龍崽逃跑了 重生后我成了反賊的馬仔 快穿之拯救黑化boss計劃 喻色墨靖堯
        2. <input id="2bncg"><div id="2bncg"></div></input>
          <video id="2bncg"><dfn id="2bncg"></dfn></video>
        3. <video id="2bncg"></video>
              1. <source id="2bncg"><menu id="2bncg"><kbd id="2bncg"></kbd></menu></source>

                <b id="2bncg"><address id="2bncg"></address></b>

                <source id="2bncg"><address id="2bncg"></address></source>
                <video id="2bncg"></video>
               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