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人排斥ai的護理,在實際體驗中認為ai難以提供正面的情感支持。而廣大護理工作者則憂心ai搶走飯碗,導致失業。
養老院或許是最需要這類ai的產業,但是養老院的目標用戶卻又偏偏是排心理最強的人群之一。
向山一開始就預料到了這個結果。這只是磨合跨領域團隊的“興趣之作”。他還安撫佛洛倫斯,告訴她一旦人類的“義體化”與“認知革命”兩個大課題走上正軌,他們一定有機會推廣這個ai。
再然后,就是竊國的故事了。
這一款ai終歸沒有按照最初預想進入醫療場景。
在內功之道誕生初期,確實有一些俠客因為還丹酶而大腦機能異常,需要ai輔助完成復健。
但是伴隨著向山、祝心雨對冥想科技樹的建設,這早期醫療用ai再一次失去了狹窄的應用場景。
這兩百年里,偶爾有人出于個人興趣給這類ai寫個補丁,偶爾也有邊緣的科研騎士來隨手水個論文“磨合團隊”。它的底層邏輯沒有發生任何改變。
再然后,它遇到了已經連自我都徹底喪失的第五武神。
這個時候的第五武神,其實跟車禍后重度腦損傷也差不了太多了。
ai不會考慮“做這個有沒有意義”,也不會計較“是否可以成功”。ai只是反復對這個已經報廢的生物腦進行刺激,然后記錄有可能獲得反饋的行為,繼而強化。
不知倦怠,維持敏銳,如此十年。
ai持續申請的普通藥物會在騎士團資源有結余的時候通過申請。騎士團也需要許多合理的理由來消耗掉富余的資源額度。
這個生物腦在ai的輔助之下,借用第五武神的內功底子,繞過了神經回路阻斷器,重新鏈接上還未徹底死去的記憶庫。
重新獲得了思維的這個人,他是第五武神嗎?
或許是吧,因為生物腦完全就是同一個。
他是不同于第五武神的另一個向山嗎?
或許也算得上,因為這個人格,完全是ai輔助之下重新生成的,與第五武神之間,存在四五十年的斷層。
此時此刻,這位向山再次獲得外界消息時,已經是第八武神殞命前后了。
向山對著看守自己的孤牢騎士團正式騎士冬木永仁發送了一句話:“你看上去需要幫助,我有什么可以幫助你的嗎?”
這個時候,江湖正在經歷最為低潮的歲月。第八武神帶來的影響很難說是好還是壞,祝心雨在過去的一百二十年里一直在逃避武神(外界看來),而第一個由她所以承認的武神,居然在尚未起事的階段就被阿耆尼王殺死。庇護者內部的俠客同情者在這個階段壓根就不敢露頭。
而那個時候的冬木永仁顯然不是什么俠客同情者。看到第五武神的求饒的景象之后,這個騎士團的成員很難再起崇拜與向往的心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