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重佛塔屹立于武川陣中,李重將大夏龍雀刀橫于膝頭,守在塔前。
那佛塔經磚之間,密密麻麻的經文中,猶如填滿了黃金。
除了經磚之外,還有許多磚雕佛畫,比丘上師,諸佛菩薩的雕塑,一共三億六千萬卷經文,由《未來佛祖本生經》總攝,構建了這座并不高大,但卻如三千世界一般巍峨的佛塔。
李重的刀意就在佛塔之間磨礪……
曇無讖觸摸這些金磚,口中念誦經文,以自身精純的念力修持。
但昔年他修《大般涅盤經》,誦讀三億六千萬卷眾生經文,一日萬卷才勘破《涅盤經》。
可如今他想參悟其中蘊藏的《未來佛祖本生經》。
以他接近佛門不朽金身的修為,這幾日都未能修成其中的一卷經書!
“唉!”曇無讖感嘆道:“那位不知是我佛門的哪一位高僧大德,亦或者佛陀菩薩的應身顯化。”
“傳說佛門自二祖傳下道統,諸佛菩薩,世間眾生另外諸般,經、律、論,無量經書于大雷音寺中所藏,一共三藏!”
“我昔年在爛陀寺修法之時,也曾有幸見過爛陀寺所藏的三藏經文。”
“但那位前輩以金身煉魔,手書五佛,顯化未來佛祖成道之唐卡,由此煉化了我這尊金剛三昧塔,藏經其中。其總數三億六千萬卷經書,已從昔日三億六千萬鳩夷那竭國民眾心中的佛性,化為真正的真經,念誦一卷,皆可修成金身。”
“如此一塔,堪比爛陀寺一藏經文!”
“爛陀寺中,僧人想要遍覽藏書,只有三次機緣:一次是受戒之時,允許僧人入內取來一卷經書作為主修經文;一次是授予司職之時,每月都允許進入藏書殿三日,讀經,借出一卷經文。”
“最后一次卻無論何方僧人,只要大開法壇,在無遮大會中辯論諸僧,駁倒爛陀寺所有人……”
“便可盡在三藏經書中閱覽,任何僧俗,不得阻礙!”
“但最后之舉,爛陀寺萬年之內,卻已無人能達成……”
“李檀越!你在佛塔之前磨刀,固然越來越鋒銳,但須知過剛易折!不若以佛法持刀,以慈悲之心把握心中那股刀氣,如此才能不挫其鋒而用之……”
“施主,你需要一把刀鞘!”
曇無讖愛惜李重的天資,主要是那位疑似佛陀應身,以驚天手段煉魔成佛,在他眼皮底下將大般涅盤金身和金剛三昧塔煉成靈寶。
甚至佛魔合一,烙印了慕容垂大半道統,在其中藏了一卷《大天魔經》的佛門高人,高高人,高高高高人!
似乎挺看重李重的……
他便想度李重入佛門,續上這一段緣分。
李重眼都不抬,繼續磨刀:“這刀法,是我哥教我的!”
曇無讖搖了搖頭:“令兄所傳的這一套刀法,雖屬上乘……”
說到這里他語氣微微一頓。
實在是這四靈刀法,已不是一句上乘就能概括的,它源自錢晨見證司馬家《白虎七殺刀》,又見了天之四靈。
從中參悟出來的!
司馬家鎮族刀法《白虎七殺刀》,不過其一。
說是地仙界上乘的刀法,司馬懿都不會同意……
“雖已經是世間罕見的絕學,但眼前這等機緣,才是佛祖點化,成佛得道的大機緣,大造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