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便是行正道,直行之意,德本是‘直’的意思……”
“道的甲骨文,乃是一人走在道路上,德的甲骨文卻是眼睛看著道路的直線。”
“二者同出一源,所謂道德,便是大道直行!”
“只有知道這最古老的道理,才能明白《天衍五德玄經》并非是天衍化五種美好的德行。而是大道衍化,五條我們行得正,能走到盡頭的道路!這里道德乃是一種存在的兩種意思。”
“道,乃是天地萬物之中蘊藏,能夠承載的道路。”
“德,乃是走在這條道路上的方法!”
“鄒衍將大道之路,衍化為五行,其實以道路喻示,不算完美,應當以階梯比喻最好!”
“五行并非是五條道路,而是一條道路,德有升、登之意,在這里,五行便是一節節的臺階,助我們登天得道!”
“尋常的臺階,一階一階,總有走到盡頭的時候。”
“而五行循環輪轉,沒有盡頭,才是真正的登天之階。”
“所以參悟到五德乃是五條道路的人僅僅只是入了門,知道五德循環輪轉的,亦未得真意。”
“前者會將五行分化,不能領悟它們本為一體的道理,所得大道必有偏差……”
“這便行不‘正’了!”
“后者循環往復,困于一處,猶如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原地轉圈,他們認為如此才是不破的道理,但卻忘了道的本意。道是向前走的,德是向上走的!”
“故而五德循環,并非是循環往復,而是螺旋向上!”
崔啖張大了嘴巴,家中長輩講經之時最深的亦是這《天衍五德玄經》。
但他們講的都是循環往復,五德輪轉,五行生克這般顛撲不破的道理。
唯有錢晨敢斷言,五德輪轉乃是向上走的。
錢晨開玩笑道:“鄒衍定然是見過輪子的,他看到許多人大道難行,于是將德衍化為五行輪轉,讓你們坐著輪子快跑。”
“但豈料有人看著輪子轉動,十分完美,沉溺于輪子的旋轉。”
“在那里踩著輪子空轉,忘卻了大道往前的道理!”
“好一點的也懂得轉動輪子前進,卻忘了德乃是行直,他騎著輪子快跑,卻不看道路,繞著圈的轉!”
“最厲害的那些人既知道‘道’要前行,亦知道‘德’乃是行正!”
“所以他們架著幾個輪子搭建的車,驅趕著外物為牛馬,眼中只有道路的‘直’!他們挽著韁繩,打著華蓋,車馬上鈴聲清脆,眾人看著他們目眩神馳,沉迷于車馬的華麗,卻忘了看他們
“于是那些人學著成功者打造‘車’!”
“有的撐起象征地位的華蓋,負重前行;有的抓著外物牛馬,急奔飛跑;有的打造堅實的車身,站在原地,沒有了車,當做房子也不錯……”
“哪有這么荒謬的人!”崔啖打斷錢晨道。
錢晨微笑:“如何沒有?修神道的人猶如打著華蓋,只看見天地賜予神祇的尊貴地位!”
“修仙道的人,只看到法力提升,沉溺于帶動他們前進的‘牛馬’,丹藥、功法、神通、符箓不都是帶著他們飛奔的牛馬嗎?至于馬拉著他們去哪里,能不能走的正,自然滿地亂跑,哪還有道路呢?”
“修肉身的人,難道不是在打造堅固的車身,擋住那些風風雨雨,指望車身不朽壞,保護他們嗎?”
崔啖微微一愣,感覺自己全犯了!
他回想自己所見種種修行之人,竟然無一人能打造好那輛馬車。
“就算打造好了馬車,就一定能上路嗎?就算能上路,就能走的正直嗎?就算能走的正直,就一定能到目的地嗎?”
錢晨感慨道:“我也只是剛上路而已,道德兩個字,我握住了道,卻也沒有找到德啊!”
“前輩也……缺……缺德?”
崔啖太不會說話了!
錢晨一指五色神光點出,讓他深刻體會了一番什么是五德輪轉……
甩了七葷八素的崔啖趴在地上,勉強抬頭。
卻見錢晨負手看著窗外,淡淡道:“我是一個例外,在你們只見過車的時候,我卻見過了另一種東西!”
他摘下一枚竹蜻蜓,放在手心,輕輕一搓。
竹蜻蜓的兩片葉子迅速旋轉,飛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