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海事衛星的存在,各國對于臺風預警也有更準確的分析跟判斷。可面對不其而至的局部強對流天氣,想要做到及時反應預警,還是顯得相對困難。
面對突如其來的海上風暴,還是在夜間快速形成,海事部門即便第一時間啟動預警。一些處于風暴中心的漁船,想及時返航回港,自然也是不太可能。
接到莊海洋打來的電話,得知首艘遇險漁船的船員安全獲救,在應急指揮中心的海事部門領導,也顯得長松一口氣。只是在電話中,他還是希望莊海洋加快救援速度。
原因很簡單,在莊海洋救援過程中,海事部門已經再次接到那些漁船發來的請求電話。問題是,海事部門只能安撫,無法在最短時間內,派遣救援船趕至風暴海域。
那怕救援飛機速度快,在這種強對流天氣下,救援飛機又怎么敢起飛呢?
唯一能做的,就是安撫這些遇險漁船,并告知海事部門已經協調附近的大型漁船,會趕過去實施救援。而漁民們要做的,就是耐心的等待救援。
被成功營救回船的漁民,除了船主顯得心神不寧一臉沮喪外,其余的漁民大多都心存感激。那怕遠洋捕撈船搖晃程度不小,可待著要比先前漁船踏實多了。
在海上,噸位越大的船,意味著抗擊風浪的能力越強。只要船不翻,待在船上終歸還是安全的。更何況,看到遠洋捕撈船上的船員,很多漁民都覺得親切。
原因是,在漁民好奇詢問之下,得知遠洋捕撈船的船員,竟然全是海軍退役出來的精英,這些漁民自然覺得親切。對漁民而言,海軍無疑是他們心中的海上保護神。
無法具體參與救援,朱軍紅等人也只能做好安撫跟接待工作,給這些漁民找來干凈的衣服換上。并給他們提供食物,讓這些漁民情緒能盡快平緩下來。
直到遠洋捕撈船,成功抵達第二艘遇險漁船附近,莊海洋還是按第一次營救那樣,率先入水游到遇險漁船身邊。令莊海洋無奈的是,這艘漁船的船長似乎不愿棄船。
看到這一幕,莊海洋也很直接的道:“劉船長,我還要去營救其它遇險的漁船,如果你不愿棄船的話,那我只能離開。你也是老江湖,應該知道這風浪還會加大的!”
“要是沒了船,就算活著又有什么意義呢?你船那么大,為什么不能拖著我的船走?”
“這么大的風浪,拖著你的船駛行,你知道會有多大的危險?最重要的是,我還要去營救其它的遇險漁船。你這種做法,不覺得太自私了嗎?”
“那我不管!反正我不會離開我的船!”
“那隨便!你們呢?要是你們也不愿離開,那就當我沒來。”
“你敢!你要是走了,我就去告你!”
碰到這樣的滾刀肉,莊海洋也實在無語。好在船上的漁民,多少還是通情達理。當莊海洋成功把一名船員安全送至遠洋捕撈船,其余的漁民也沒多猶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