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百里問了村長才知道,原來是小百里的舅舅白展堂聽到小百里和金嘆打電話,才知道金嘆要來,于是自掏腰包請了鄉廚。
這一年,白展堂靠著學校項目,也賺了不少錢。
金嘆不是個苛刻的人,如果沒有利益,誰幫你修學校?
所以也就對此不管不問,畢竟就算了在嚴苛,也有人去偷油水,所以金嘆覺得只要工程質量有保證,合理的吃點油水還是能忍受的。
小百里是知道舅舅的事,也不止一次勸舅舅別亂來,這樣讓自己在金嘆面前很難做。
很可惜舅舅沒有聽。
小百里也就向金嘆提起這事,希望他撤銷舅舅的監理。
對此,金嘆只是安慰了小百里,讓她別管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金嘆是白展堂的財神爺,帶著金嘆去參觀了一下學校,并且介紹了當地教育局也很重視這個項目,這學校不僅僅是小學,而是九義校。算是這片區設施最完善,最好的學校。
看到自己捐獻的學校,金嘆心里很自豪。
對白展堂的工作表示了肯定。
得到金嘆的夸獎,白展堂心里美滋滋的。
隨后,金嘆和小百里回到家里,一左一右的攙扶小百里的外婆來吃壩壩宴。
外婆對金嘆的印象很不錯,豎起大拇指表揚金嘆做的善舉。
說道感動之處,嘆息道:“以前這個學校只有3年級,到了4年級小百里每天早上天不見亮,打著火把走10多里的山路去其他地方上學,哎~苦了這孩子。”
金嘆向來很關照小百里,主要是覺得小百里的身世實在是太可憐了,這丫頭也相當不容易。
“外婆,您放心,有我金嘆在,以后您的小百里不會吃虧。我會好好的照顧她一輩子。”
外婆握著金嘆的手,連連感謝。
畢竟外婆最大的心愿就是小百里能夠幸福,如此的話,外婆也就終生無憾了。
看到自己的孫女找到這么優秀一個男朋友,外婆相當高興。
吃飯的時候,外婆興致盎然的講起了小時候和小百里的趣事。畢竟這個年紀的老人,回憶往昔是最大的快樂。
吃飯的時候,村里的領導挨個過來敬酒。
金嘆擔心酒后亂性,所以以茶代酒回濟敬各位。
吃了壩壩宴,兩人又攙扶外婆回去休息。
吃慣了山珍海味,對于這種壩壩宴,金嘆吃著特別好吃。
小百里去廚房燒水,是真的燒水,用土灶燒火的那種。
金嘆和外婆坐在屋檐下繼續嘮嗑。
咳咳咳~
外婆咳嗽了兩聲。
“外婆你等等,我去給你拿藥。”
“謝了阿嘆。”
金嘆起身到外婆的房間拿要,無意中看到一張相片。
金嘆愣住了。
老照片是上個世紀民國的時候拍的,照片上是唐一仙和另一個女子。
翻過背面一看,上面寫著兩人的名字,攝于1939年11月22日。
唐一仙、溫思婉。
“溫思婉?不就是小百里的外婆!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感謝各位的閱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