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都是從基層爬起來的緣故,也可能是因為唯GDP的原因,這年頭的領導都喜歡務實,但不管如何,能做事的干部都被領導們高看一眼,而且寬容得多。有本事的人嘛,誰還沒點脾氣?
端坐在會議桌對面的賈棟材便是如此,年紀輕輕主持公園修繕、主持森林公園設計建設、主持投資六十萬的苗圃建設,而且件件都干得很漂亮,自然順理成章地得到了縣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贊賞。尤為難得的是,在城建局考察這小子的時候,從班子成員到中層干部、普通干部,沒一個不說他有本事、有霸勁、又有度量。有本事就是有能力,有霸勁就能鎮得住場面,有度量就能當好一把手。
對于一把手來說,能力差一點都沒關系,但霸勁和度量是重中之重。沒有霸勁,下面的人就沒有敬畏之心,沒有度量就容不得人,容易搞得內亂不斷。
因此,走完了前面的既定程序,帶隊考察的汪副部長特意道:“棟材,你是非常優秀的年輕干部,對新的職務有什么想法和建議,一定要坦誠相告。
欲治兵者,必先選將。以后花木基地能否尤為我們縣的一個亮點工作,你工作的開展好壞將是決定性,如果你對組織上有什么要求,只要是合理的,我們一定會充分考慮。”
“謝謝汪部夸獎”,身材高出三人一截的賈棟材,連忙微微起身以示謝意,然后猶豫道:“汪部,有些事,我不知道該不該說。您知道,我太年輕,有些事不太懂。”
別人這么說,那就不該說,但賈棟材應該說。不僅因為這位即將去挑大梁的干部實在是太年輕,即使為人穩重也還是太嫩,而且這干部很識大體,李縣長去視察的時候,懂得替主要領導表功就是在給他自己加分。因此,汪部長覺得能讓這小子如此為難的事,肯定會是大事,所以他笑著鼓勵道:“棟材,你是黨員,黨員就要對組織忠誠老實,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。”
話是沒錯,但組織原則里還有一條叫下級服從上級,賈棟材琢磨了兩天,就是想避開這一條。所以,他佯裝猶豫一陣,終于說起他的高中生活,特別是隔三差五得被老師勒令寫檢查、被學校通報批評,甚至直到高考前才把留校察看的處分拿掉。
平鋪直敘沒什么起伏,可事出反常必有妖,老到的汪部長立即意識到了什么。這不是這小子亂扯淡,而是在晦澀地表達什么,十有**是因為即將跟他搭班子的秦國富。
考得上重點大學的學生,肯定是非常用功的學生,卻經常要寫檢查、受處分,還不是因為打架的事?高中三年背了四個處分,最后連留校察看都背了,那哪是打架,分明是結了死仇!
媽的,這小子成精了!
平素一貫嚴肅的汪副部長忍不住暗爆了句粗口,仔細打量著這位年輕干部,想看看是否真的只有二十四歲不到。能如此聰明地運用規則的人,都是在官場浸染幾十年的鄉鎮書記、部門一把手,很多年輕點的鄉鎮長都沒這本事,沒想到在一個不到二十四歲的年輕人身上看到了。
正打量的時候,旁邊的考察組成員可能是坐得太久了,而賈棟材說的事又不能亂記錄,不禁有些不耐煩,打趣道:“賈主任,你的高中可夠精彩的,你讀大學該不會也這樣吧?”
可賈棟材佯裝驚訝道:“你怎么知道?哦,你們是組織部的,能看到我的檔案。我大二時也受過處分,打球的時候起了沖突,兩個學院打群架,正好撞在我們新校長槍口上。
呵呵,我長得太黑,校長對我印象太深,結果我們院里就處分我一個。”
這些話落在兩個年輕的干部耳朵里,不過是聽兩句又不方便記錄在案的私話,但落在汪副部長耳朵里卻截然不同。這小子替同學們背了處分,對方院里沒人敢跟校長頂牛,所以這小子的處分直到畢業時都沒拿掉,最終被分回本地而不是分到地區機關。
人才!
大將之材!
如果學生時代可以說是講義氣,那么現在就是政治成熟,加上其出色的實干能力,已經是難得一見的大將之材了。如果培養得好,這家伙將比新民那小子還出色,因為他如此年輕就有了很成熟的政治智慧,而不象新民需要摔一跤狠的。
聽到這,汪副部長很明白對方想說什么,但不想再看到自己的下屬表現失態,把很嚴肅的工作弄成聽閑話,連忙輕輕敲了敲桌子,打斷道:“以前的事就不要說了,說說你對新職務的想法。
棟材,我重申一遍,欲先治兵者,必先選將。再送你一句,上下同欲者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