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是如果對方不取消銷售提成,公司估值必須按凈資產算,他們有渠道,我們還有資源和規模呢。
各位領導,看似對方只占49%的股份,但他們的股份是集中的,而我們的51%是相對分散的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建立這家公司,目的是發展一個新的產業,而不僅僅是為了賺錢。山上的資源是有限的,而且也不止我們新昌有資源,如果想獲得可持續性發展,必須立足于現有條件進行技術研發,用技術壁壘保證我們的領先位置。”
不愧是二十啷當就能獨擋一面的家伙,這水平比一般的鄉鎮主官還高,爭權都爭得堂而皇之咧,縣領導們都暗暗點頭。回過神來的盧副縣長卻頗為惱怒,話里有話道:“我贊同棟材的意見,對方是商人不是慈善家,有錢賺就會來,沒錢賺就會跑。如果僅是盯著眼前這點蠅頭小利,這樣的投資我們不要也罷。
我個人認為,既然棟材同志這么有信心,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積累實現跨越式發展嘛。難道說,新昌出現一家土生土長的企業難道不好嗎?”
兩人的意見分歧如此大?幾位不知情的縣領導面面相覷,猜出點內情的李縣長猶豫了一下,扭頭道:“老趙呢?”
趙常務不知道賈棟才跟盧德銘之間出了什么問題,但他很清楚新昌要發展,靠盧德銘這樣的外來戶是不行的。沉吟片刻后,趙常務決定幫賈棟材這心機小子一把。
“棟材同志向我匯報過公司的情況,我認為他的想法和做法都比較妥當。
不是我老趙說話直,現在的干部啊,吹牛拍馬個個在行,做起事來拈輕怕重,生怕自己吃了虧,象黃新民、賈棟材這樣勇挑重擔的年輕干部已經不多了。要是我們多幾個象他們這樣的年輕干部,水泥廠、膠合板廠那樣的爛攤子早收拾干凈了,至于每年財政補貼上千萬?”
幾位縣領導微微一愣,常務表揚小賈還正常,誰讓這小子有本事、懂規矩、還處處跟領導透著親熱呢,可表揚黃大仙簡直是破天荒咧。這么多年來,常務可是一有機會就給黃大仙穿小鞋,生怕人家沒鞋穿咧。
根基深厚的趙常務表完態,狐疑的王副縣長他們見主要領導又連連點頭,也連忙附和稱是。
即將入常的蔣縣更為直接道:“老板,我個人認為,企業不同于機關單位,商機稍縱即逝,不能再搞外行領導內行那一套。現在的情況表明,小賈同志完全有能力挑起大梁,那就讓他董事長、總經理一肩挑,全權負責與客商的談判。”
盧副縣長當即臉色發黑,他終于意識到,隨著羅書記的高升和老趙的退隱、蔣偉的入常,他的地位也變得微妙起來。